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朱翊钧突然看向取来登科名录的吏部主事刘四科,开口道:「刘主事,朕记得也是隆庆五年的进士。」

刘四科就是个送名录的,猝不及防被皇帝点到,一时没反应过来。

过了一会才回过神,应声道:「陛下,臣确是隆庆五年一科进士,三甲第二百六十九,初授山西长治知县,前月才升吏部主事。」

朱翊钧点了点头,追问道:「刘卿哪一年生人?」

皇帝话音刚落,刘四科当即悚然一惊。

他下意识地四下环顾,求助地看向一众庶吉士,与上司申时行。

这时候,就连吴中行、赵用贤等人,也纷纷变色。

众人惊觉不对劲的时候,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

「恕你无罪,刘卿且直言。」

刘四科听了这话,神色才有所缓解,皇帝在这一点上,信用还不错。

他毕竟是做过知县再回吏部的人,为人比同科庶吉士,更添老练。

刘四科当即下拜请罪:「陛下,臣是嘉靖二十年八月生人,今实年三十三岁,官年三十岁。」

朱翊钧点了点头,摇了摇头,复杂道:「实年……官年……难怪卿登科名录上是二十七岁,与出身文字上不一。」

一众庶吉士,看着刘四科连跌带撞,踉跄离开了大殿的背影,恨不得紧随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坏事了!

有些事,就是窗户纸。

不捅破自然是你好我好,捅破之后,就不好收场了!

说熊敦朴的事,就问熊敦朴好了,小皇帝不知道轻重,怎幺还问起别的事了!

殿内气氛诡谲难明。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看向申时行:「申卿,此事,已然是进士常例了吧?」

刘四科怕影响不好,说话半遮半掩。

所谓的实年,官年,就是真正的年纪,和虚报的年纪。

隆庆五年选庶吉士时,诏曰,照隆庆二年事例选庶吉士,限年四十以下。

同样二年时,又是照嘉靖四十四年旧例,选四十以下。

所以,庶吉士,是明文规定的只要四十岁以下进士。

可庶吉士可是进入内阁的资序,谁不想被选中?被年纪限制,哪能甘心?

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皇帝既然能限制年纪,下面立刻就虚报年纪。

这就出现了六十九岁的宋儒,在报名考试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的奇观。

宋儒一大把年纪,先帝偷懒,没去主持殿试,自然没机会看到。

那主考的张居正、杨博呢?

教授庶吉士的高仪、吕调阳呢?

亦或者掌翰林院的申时行,负责科考的礼部侍郎诸大绶呢?

乃至于这些庶吉士同僚,难道看不到同学里面有个七十岁的老头?

但偏偏是上下都选择了姑息此事!

这自然是因为,宋儒的事,不只是牵扯到宋儒,而是历代历科,大半的进士!

皇帝有皇帝的成例,朝廷也有朝廷的成例啊。

面对皇帝的质问,申时行嗫嚅不能言。

这个时候,他已经发现自己是白挨骂了。

连进士二百六十九的刘四科,皇帝都看过其出身文字了,显然如今殿内这情况,都在皇帝的预料之中。

那他还能怎幺办。

老实挨骂罢。

想到这里,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请罪道:「臣有罪。」

不否认,就是承认。

朱翊钧对申时行的反应很满意,这时候愿意接招,就说明方才的教训,还是有点作用的。

他也不再继续逼迫,只骂了一句:「难怪伏阙弹劾你!」

又转头看向一众庶吉士。

神色转为激赏:「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翰林院瞒朕以年幼,吏部欺朕以懵懂,上下串通,遮掩实情。」

「反倒是诸卿,还未涉足官场,尚存一片赤诚,步步为引,使朕面见宋儒,遂能揭破官年伪岁之事。」

「古有直言讽谏,今有曲言婉谏,诸卿亦不下古之名臣矣!」

「朕心甚慰!」

一众庶吉士,起初还没听明白皇帝的意思。

后来越听越觉不对劲。

赵用贤与吴中行对视一眼,各自露出骇然的神情。

前者似乎经不住皇帝的夸奖,连忙下拜推脱:「陛下!此为刘四科仗义揭露,陛下英明睿知,臣等不敢居功!」

开玩笑!

别人不知道这官年的情况有多普遍,他们还不知道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