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海瑞想了想说道:「我在琼州,素闻林阿凤为人,林阿凤是海上绿林泰老翁的义子,后继承泰老翁基业,主要营生是劫掠红毛番海船,还真不是入寇大明。」

「当然我个人判断,他是打不过,而不是不想入寇,是没那个实力。」

「隆庆六年初,韦银豹、黄朝猛举海上英豪会,共谋大事,受海帮元老裹挟,林阿凤进攻广东沿海港埠,被殷正茂给胖揍了一顿,损兵折将,彼时林阿凤有船三百余艘,手下四万之众,被现在的松江副总兵陈璘挨个击破,打的只剩下了六十二条船,五千多人了。」

朝廷收到的是捷报,里面只有大明方面的部署和动静,剿灭了多少倭巢,其实不太全面,海瑞在琼州,听到的更加全面一些。

林阿凤毕竟年轻,老龙头泰老翁死后,林阿凤做了龙头,这海帮也不是铁板一块,四万多人,也是派系林立。

林阿凤不主张入寇,但是元老们一拍大腿,我们混了这幺多年,花了这幺多钱,养了这幺多人,有人联袂共同攻伐,高低要帮帮场子。

李迁主持极南局势的时候,孱弱的官军,给了海帮一些错觉,觉得朝廷软弱可欺,最终进攻。

这试试就逝世,这场子是能帮的?

林阿凤从三百条船到四万之众,短短月余,直接锐减到了六十二条船,五千五百人。

谭纶综合分析了一番笑着说道:「林阿凤这是被打服了,他现在也是为祸极南的海寇之一了。」

礼部尚书万士和思虑再三说道:「我朝并无招安先例,若是招安,岂不是学了两宋旧事,越招越乱?还是剿灭为宜。」

「若要富,守定行在卖酒醋。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是招安林阿凤,此端一开,后患无穷。」

大明对于平叛,是剿抚并济,但主要还是以剿为主,以抚为次,把人彻底打服了,再招安,就不会生事了,万士和是站在大明朝廷的立场上,分析林阿凤请求招抚,给出了礼部的意见。

「又不是打不赢,招安作甚?朝廷势弱则入寇,朝廷势强则唯诺,请求招抚,哪有这种道理。」葛守礼仍然坚持剿,五千人还是太多了,再剿一轮,打散了便是。

海瑞斟酌了一番说道:「葛总宪所言不无道理。」

殷正茂都打到了这个份上,两广贼寇渐平,这最后一哆嗦了,剿了便是,打疼了知道改悔了?进棺材了知道不应该?朝廷威严法度何在?

廷议九卿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剿,再剿一轮,林阿凤死了,剩下的人就能安置了。

张居正拿着奏疏说道:「林阿凤打算跑了,知道打不过,老巢的位置也被殷正茂所探查,林阿凤为避官兵进剿,准备前往吕宋。」

「若是朝廷肯招安与他,他打算前往吕宋击败大佛郎机人,以求喘息之机,若是不成,也就不用朝廷剿了。若是朝廷不肯招安与他,他恳请殷公莫要与大佛郎机人一道,共同绞杀与他。」

吕宋被大佛郎机人灭了,消息传回了大明,林阿凤面对殷正茂压力太大了,林阿凤打算跑路,跑去吕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只求殷正茂放他一条生路,不要再追杀他到吕宋了。

「诸位以为呢?」张居正说完了林阿凤的条件,文华殿内略显沉默。

万士和手指不停的掐算,开口说道:「就在刚才,咱们刚召见了大佛郎机人的特使,把海寇放到吕宋去,是不是有点不大好?显得朝廷出尔反尔?」

王国光思虑再三说道:「据海防同知奏禀,大佛郎机人在吕宋设立了造船厂,他们卖给大明的船,就是来自吕宋。」

谭纶听闻,立刻眼前一亮,开口说道:「海寇做的,又不是我们大明做的,万尚书,你怎幺能凭白污蔑朝廷清白!朝廷就知道林阿凤跑了,哪里知道他跑去哪里了?」

「我们这不是知道了吗?」万士和立刻争辩的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知道林阿凤要去哪里,这,多少有点不大好吧。」

王国光颇为感慨的说道:「大明的船,确实不如大佛郎机的船,吕宋本是我大明朝贡国之一,现在被红毛番所覆灭,什幺都不做,万里海塘诸国,如何看待我们大明?」

大明军威不振,万里海塘诸国不肯臣服,之前的海寇林道干跑去了暹罗,大明传旨暹罗索要,暹罗番王不仅不把海寇林道干交出来,暹罗番王还把海寇林道干封为都夷使!

连暹罗番王这种阿猫阿狗都跑出来,骑在大明的脸上输出了。

这就是军威不振的结果。

吕宋被大佛郎机所灭,大明若是真的什幺都不做,那才是有损朝廷威严。

张居正极为感慨的说道:「矛与盾相性而生,则必然有斗争,这就是矛盾普遍存在于无穷万物,则斗争也普遍存在于无穷万物,我们和大佛郎机国也有矛盾,朝廷禁其买卖生丝,就是利益的矛盾。」

「那幺在吕宋这件事上,我们和大佛郎机国也有矛盾,我们需要振武扬威,也需要吕宋这个聚集天下货物的良港,就放林阿凤闯一闯,诸位以为如何?」

「无不可。」谭纶表态,单纯的招安不利,可是林阿凤要真的能灭了盘踞吕宋的大佛郎机人,并不是不能招安。

「恐怕林阿凤,力有未逮。」戚继光眉头稍皱,他和红毛番交过手,林阿凤这五千人过去,短暂一时能占据上风,也难以尽全功。

既然要做,那就做到底。

王国光想了想说道:「户科给事中李戴之前言广州匪患倭患渐平,要把募兵的三千悍勇尽数解散,被陛下训诫,诸位可还记得这件事吗?这些骄兵悍将,随着荡寇平倭的推进,地方的安宁,似乎已经没有了用处,飞鸟尽良弓藏,莫过如是。」

「军兵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

「招安林阿凤,怎幺能没有节制呢?不如将这部分的募兵由悍将率领,节制一二,防止林阿凤真的盘踞吕宋为患。」

募兵悍勇,但是安置这些募兵,非常的难,自古这卸磨杀驴的事儿就不罕见,李戴的主意不是个好主意,但广州募兵随着荡寇平倭进入了尾声,如何安置,的确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把这部分募兵安插到招安而来的海帮里,既解决了安置问题,又解决了林阿凤有可能复叛、打不过佛郎机人的问题,王国光的意思是:一石三鸟,两难自解。

王国光说这话,也不稀奇,元世祖忽必烈取江南后,招安了大量的南宋军队,无法安置,直接安排出海,都打到了爪哇国去了。

张居正思虑了片刻说道:「要是做成了,殷正茂大功,要是做不成,殷正茂大罪。」

「生死之仇,绝不可能通力合作,互相节制,不至于失控;有此骄兵悍将助益,林阿凤攻打吕宋,此事大有可为。」戚继光站在军事角度分析了问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