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和高启愚聊了很久,高启愚在京师留守,皇帝在松江府接见了各国使者,里面一些细节,朱翊钧需要跟少宗伯沟通。
大宗伯沈鲤是个骨鲠正臣,有的时候,皇帝有些话,不太方便和沈鲤说。
沈鲤是个很正派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即便是面对皇权也不卑不亢,但外交这件事的本来面目是极为肮脏的,手段是下作的,因为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
所以一些脏活儿,朱翊钧的确要跟高启愚沟通,君臣二人,都算不上什幺绝对正派的人物。
「费利佩就像是个怨妇一样,西班牙特使说那些有什幺用?他有功夫应对新世界的离心离德吗?他的国书里,只有无能狂怒。」高启愚看完了费利佩给陛下的国书,非常直白的讲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大明利用环太商盟,在经济上抢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这件事,就是冠以商盟二字,也改变不了大明在抢费利佩地盘这个基本事实。
大明也从来没有遮掩过这个目的,用大明的表述,就是加强经济羁縻。
费利佩在国书里,就跟个怨妇一样,抱怨大明皇帝不讲信义,趁人之危,不顾及两国的友谊等,而且还威胁大明要封锁麦哲伦海峡,让大明的船队无法顺利环球航行,威胁大明,他要利用他在泰西的影响力,阻断大明货物向泰西流动。
麦哲伦海峡的守军,就像是娼妓的裤腰带,只要有钱就能通过,而守军给费利佩的说法是,大明船队冒险通过了德雷克海峡的风暴,那种足以撕碎一切的风暴,大明商船可以顺利通过,而后守军把受贿来的银子,自己留下。
事实上,大明的船队无法通过德雷克海峡,人力在大自然的恐怖威能下,还是显得有些渺小了。
同样,他无法阻断大明货物流通,除了增加泰西人购买大明货物的成本之外,他的任何做法,都会让人们觉得费利佩年老昏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他什幺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拿走这三个总督府的利益。
「费利佩不明白也绝不肯承认一件事,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正在逐渐落幕,哪怕是没有大明开海,他依旧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高启愚陈述了自己的理解。
英格兰虽然无耻,但私掠许可证直接把西班牙的经济命脉,大西洋贸易,搅成了一个粪坑,以至于泰西各国,都有了在海上开拓的可能,葡萄牙、尼德兰、英格兰、瑞典等等,都想分一杯羹。
墙倒众人推。
「西班牙的日不落的旌旗正在落下,他海上霸权正在落幕,在这个落幕时间,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捞遗产,英格兰、葡萄牙、尼德兰,都清楚的知道这一事实,想要在西班牙倒下的过程中,抢到更多的遗产。」高启愚面色凝重的对陛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抓紧时间捞遗产,才是正事。
连巴西总督府,都在谋求加入环太商盟,哪怕他是个大西洋海岸的总督府。
关于捞不捞遗产这件事,礼部内部也是有些分歧的。
沈鲤为首的正派人物,觉得这种行径,令人不齿,是道德在利益的异化作用下,向下滑坡的表现,也就是聚敛兴利失德也』的具体体现。
邻居家出了事,看看热闹也就罢了,伙同其他人一起抢了邻人的家产田土,甚至还打算吃绝户,无论以何种理由去掩饰,都是一种失德的行径。
沈鲤主要担心,这种低道德会蔓延到大明腹地来,对大明万民造成伤害。
而以高启愚为首的一众邪派人物,觉得这种行径,并无不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别人都抢,就你是个君子,你不抢,就会在竞争中落败。
高启愚这类人,认为正派人物的想法,就是开拓过程中,高道德劣势的具体体现。
沈鲤没错,高启愚也没错,二人、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是为了大明好,我凭什幺听你的?
最终沈鲤和高启愚也有了默契,大明腹地的高道德,两派会竭尽全力的维护,关于在海外开拓,沈鲤这个君子,对一些低道德行为,视而不见,不进行道德审查,当做不知道。
你高启愚抢你的,沈鲤不参与,不参与不代表不承担责任,环太商盟是礼部主导建立的,沈鲤不阻止,也是一种默许了。
「那就接着抢,朕打算同意巴西总督府加入环太商盟了。」朱翊钧说起了一件事,巴西总督府一共有两个,西属巴西和葡属巴西,两个总督府,都想加入环太商盟,他们自己搞定麦哲伦海峡通航的问题。
「臣遵旨。」高启愚俯首领命,推动二者加入环太商盟。
「陛下!」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走进了御书房里,将一本塘报呈送御前,说道:「陛下,丰臣秀吉死了。」
朱翊钧眉头一皱,相比较织田信长这个大魔王,他不是很喜欢丰臣秀吉这只猴子,丰臣秀吉几乎没有什幺政治操守和信仰。
至少织田信长还想要结束倭国乱世,想要用布武天下的方式,建立一个稳定的倭国。
丰臣秀吉就是完全的争名夺利了,所以大家都叫他猴子。
按照原来的时间线而言,丰臣秀吉应该等到万历二十六年才会病逝,阳寿未尽,这就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