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只赵六嘟哝了句:
「也别使相不使相的了,到时候别让咱们继续走陆路就好了。」
众将一听,都不说话了。
只看前些日在鸡栋关的遭遇,他们怕是要继续走陆路吃灰了。
哎,使相怎幺就不爱好汉呢?
……
事实证明,赵六还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很快,幕府调发各军的命令就到了,果然,大军分水、陆两道齐并南下。
而其中,他们保义都就被安排走水陆,而且安排了足够的战船,将保义都的数百匹战马都一起载着南下了。
这下子,保义都上下士气大振,纷纷高呼着「呼保义」的大名,咱们都将的关系就是硬,这等美事也就咱们能享受到。
于是,数百艘驳船,载着数万石大米,带着保义都数千军士、苍头、补给,就这样南下荣经了。
真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轻帆已过万重山。
荣经,咱赵大来了!
……
赵大的快乐还没有两日,当他带着保义都抵达荣经的时候,后头幕府的军令就跟过来了,让他赵怀安去打邛崃关。
这下子可把赵怀安给气得不行。
他可太记得当时他和老六逃难的时候,就说到过这关,老六当时的说法就是,除非你能飞,不然你别想打下!
果然,那边的老六也气得跳脚,指着后面的船队大骂:
「额就说高骈对额们怎幺那幺好,能让额们坐船南下,原来是在这等着额们呢。」
赵怀安心里也烦,但他不能在众将面前表现什幺,而且他多少有点猜到高骈的变化的原因是什幺了。
看来高骈也怀疑是他赵怀安杀了颜师会,他们这个层面的人,只需要有怀疑就够了,并不需要什幺证据。
也许在高骈眼里,自己的胆子太大了,竟然敢截杀朝廷命将,所以想搓一搓自己。
不过赵怀安心里也不担心什幺,他也算看透了这个世界的规则了,这是一个称力的时代,是不义的时代,朝廷的法度只是长安公卿们的权力争斗的遮羞布。
而那些人从来都是你越硬,他们越软,你越软,他们就越狠。
赵怀安手里兵强马壮,有钱有粮,休说杀个失了势的颜师会,就是带头闹个饷,杀个把刺史,那又算得了啥?
说白了,当那个颜师会被剥夺了兵权后,别看什幺几品几品的官身在,但已经完全和赵怀安不是一个层面的人物了。
大鱼吃掉小鱼,小鱼吃掉虾米,吃掉就是吃掉了,要讲原因和道理吗?不需要。
所以,赵怀安可以堂堂和李师泰承认自己杀了颜师会,不是他在逗老李玩,而是他真的没所谓。
因为,抛开外藩兵,只论实力,他赵怀安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川西三号人物了,仅次于高骈和杨庆复。
颜师会,一个死人!谁替他得罪咱,谁敢得罪咱?他那个退居二线的老爹?他有几个师?
所以,充分洞悉了此世权力本质的赵怀安,已经足够有一个军头的自觉了。
手里有兵有马,别说桀骜一下了,就是把朝廷的命令当个屁,朝廷都不没所谓。可你要是手里没个人,你就是再忠心为国,真需要你死一死的时候,人家也是说卖就卖了。
没看到高骈也不过是在军事任务上拿捏一下自己吗?有说怒一下?
不过你让赵怀安现在单独去高骈那边开会,他也是不敢的。
所以,当后面军令来了后,赵怀安也就是气了一下,然后耸肩对众将道:
「走,管他那幺多,先去节帅那边汇报!」
……
在荣经行营,赵怀安见到了多日未见的杨庆复,上来就大喊:
「节帅,咱赵大带着全体保义都吏士,特来投效,听候差遣!」
杨庆复看着龙马精神的赵怀安和后头的一干保义将,哈哈一笑,对他儿子杨师范道:
「你看看,咱赵大的嘴就和抹了蜜一样,就是说话好听。」
杨师范这会也没有此前的桀骜了,他连忙顺着父亲的话,笑着说:
「赵大越发扎势了,父亲你是没看到啊,之前保义都入营,咱在旁边看,差点以为是使相的牙兵来了呢?那真是兵强马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