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怪杨师范变得这幺快,而是赵怀安变得他都快不认识了。

这才分开多久啊,这赵怀安就又是养骑兵,又是养重步的,当时他在辕门外看了一圈,是真的被赵怀安的军力给吓到了。

小两千的精锐重步,还有二百多突骑,这份实力在南方都能混个节度使坐坐了。

于是,咱们小杨说话也和抹了蜜一样,那叫一个舒心好听。

赵怀安哈哈大笑,对杨师范道:

「小杨将军也会和咱老赵开玩笑,我那兵就是样子货,之前咱不是去搜山嘛,差点被南诏军打了伏击,损失不老少人呢,后面使相那边给咱补充了兵力,却补的是川东兵。你说说,这能放心用?」

杨庆复和杨师范听了这话后,下意识对视了一眼,然后还是由杨师范道:

「咱们在前面也听说了,那颜氏父子完蛋了?你赵大还出了力?」

当着领导的面,赵怀安不敢多吹牛,一五一十讲了那天在木楼的经过,最后补了句:

「节帅,小杨将军,咱赵大是个屁咧,什幺出力不出力的,我啥都没做,颜师会就被使相给拿下了,不过后面听说颜师会被送走了,但后面又被盗匪杀了,也是报应。」

那杨师范当场就想问人不是你赵大杀的?那边杨庆复就点了点头:

「嗯,那天在鸡栋关,我说让你等等,就是这个事。你想过朝廷为何忽然拿下了颜庆复的川东节度使位置?」

赵怀安摇头,他的确不清楚这个事,不过他还是知道,正是这件事的连锁反应,使得川东诸将抛弃了颜师会,才使颜师会毫无还手之力。

此时幕下只有杨庆复、赵大和自己儿子,所以杨庆复就将这段时间朝廷的情况说了一下。

杨庆复告诉赵怀安,西川的情况很特殊,它虽然是藩镇,但实际上却是朝廷的影子,长安权力场上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反映在西川这边。

如今虽是新圣登基的第二个年头,但圣上因为年轻好玩,权力基本都集中在中尉田令孜手上。

很少有人注意到,田令孜本姓陈,是成都人,他还有哥哥也在成都,之前卖胡饼的。

如今田令孜权倾朝野了,他们陈家在成都自然也就成了新贵,自然有人巴结,就连这一次资助隆舜的买卖,陈家都占了大头。

杨庆复告诉赵怀安,这一次高骈入成都就是来救火的,他在这里呆不了多久,只要平完南诏,后面朝廷就会派新节度使下来。

而且杨庆复还就告诉赵怀安,新节度使的人选不会是别人,就是田令孜的那个卖大饼的哥哥。

嗨,赵大你又说傻话了,什幺朝廷没有法度吗?

朝廷是谁?朝廷又不会说话,不还是田令孜做主。

说到这的时候,杨庆复还难得自我解释了句:

「那帮川西丘八背地里都说我杨庆复怂,不敢和高骈硬抗,人家背后有朝廷,后面还有神策军中尉,你抗个屁呀!那帮人只想我顶在前头,哪管我死活?」

此时赵怀安也理解杨庆复。

军中轻蔑杨庆复的事,他也听说过,左右不过是没有为军中大伙张目,尤其是高骈杀了迟到的安、李二将,更是一句硬话不敢说。

而现在看来,这是人家杨庆复掌握的信息更多,知道背后的水有多深,所以才明哲保身。

显然,杨庆复还是在乎赵怀安的观感的,所以难得为自己解释了下,就继续说回田令孜。

田令孜在长安,就希望他哥哥出任川西节度使,进而宣麻拜相进入政事堂。

到时候,他在内,他哥哥在外,他们陈家的权势才会稳固。

所以呀,别看现在的川西节度使是高骈,但实际上高骈不过是给田令孜解决麻烦的糙手,待他将川西的刺头都拔掉,然后才好交给他的兄长。

如此,颜氏父子就成了必除之人,他们既是刺头,又觊觎川西这块陈家禁脔,那还能饶得了你?

然后,川东节度使颜庆复就被办了。

别看他颜庆复在川东军花钱邀买人心,但在两川这个地方,你那点钱一点用没有,都顶不上朝廷的话好使。

所以,杨庆复告诉赵怀安,这后面你想在西川发展,等回了成都后,好好拜见一下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

杨庆复看赵怀安还沉默,以为他瞧不起宦官的亲戚,不想交结,还用过来人的经验开解:

「这些都是人情往来,不搞定人,怎幺搞定事?」

却没想,赵怀安沉默了一下,就和杨庆复道:

「节帅,末将想回淮西。」

杨庆复明显愣了一下,他几次张口都没出声,最后叹了一口气:

「哎,出去也好,川西实在不是英雄用武之地。」

见赵怀安还要解释,杨庆复摇头,欣慰笑道:

「赵大,我视你为子侄,自然希望你更好。你出去是对的,蜀地留不住豪杰,太消磨英雄气了,你在这久了,也会和那帮川西将一样的。到时候我看了你变成那样,会更难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