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赵怀安心中满满暖意,以前总是他温暖领导,这是他第一次被领导温暖。
他没再多说什幺,而是对杨庆复深深一拜,沉声道:
「节帅,我赵大永远是你的兵!不管在哪里,只要节帅一声吩咐,我赵大不管在哪里,都会为节帅赴汤蹈火。」
一番话,说得是老杨哈哈大笑,小杨也是嘴角含笑。
谁都喜欢感恩的人!
赵怀安也的确由衷感恩杨庆复,是他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在双流招募兵马,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飞跃。
来到大唐久了,赵怀安也是晓得世情的了。
人人都道当军头好,可上面的军头就不知道吗?
所以但凡军头,对下面的人也是防着的,当初赵怀安那个背景,手里有百十人就是顶天的了,上头压根不会给你发展的机会。
一旦你实力有扩张,立马就被安排到危险的地方消耗实力,所以对于大多数武人,领个百十人就是这辈子的天花板。
而想要领千人兵,成为小军头?对不起,那东西是生来就有,生来没?也求不来!
可正是杨庆复帮赵怀安打破了这个天花板,不然赵怀安就是心气再高,在唐军这边也就是个为人差使的武夫,绝不可能有独自成营的机会。
虽然,这个机会同样是赵怀安玩命拼来的。
更不用说,杨庆复对自己言传身教,告诉他如何做一名将帅!
那句,运气不好,做不了将帅,他赵怀安能记一辈子!
本来赵大两世都是感恩的人,别人对他的好,他必十倍百倍去还,更不说用,赵怀安还是从心里尊重着杨庆复的。
他有着这个时代武人的局限,但他是个好人。
本来,赵怀安是不想这幺快说这个事的。但不知道为什幺,他觉得现在就是说这个的最好时机,他总有一种直觉,那就是这一次决战可能不会如想像的那幺顺利。
他知道杨庆复对自己是有期望的,希望他能带着保义都留在川西守土,甚至是保护川西百姓。
这似乎很可笑,毕竟杨庆复在邛州、雅州、荣经,可一点没有要保护百姓的样子。
但赵怀安却懂,在那幺多的川西军将中,也许只有杨庆复还在乎老百姓吧。
这在双流的时候,赵怀安就看出来了。
当时诸难民猬集双流,杨庆复明明可以将这些人驱离城市,但他没有,而是继续让难民留在城内避难。
后面破邛州城,杨庆复放任大兵入城劫掠,但战后,他用自己全部薪金买下了二百多名奴隶,然后将他们放归后方。
当日,赵怀安在鸡栋关送别杨庆复的时候,说了句「可惜」。
他在可惜什幺?
可惜的就是杨庆复是个老好人,他知道什幺是对错,但他又知道什幺是现实,他对现实妥协了,心里又难安,但只能做一些弥补他内心的,却对百姓无补的事情。
可这不是杨庆复的错,而是这个时代,这个朝廷,他们川西的军将们配不上杨庆复这样的统帅。
但现在自己,却让杨庆复失望了,他没有按照杨庆复期盼的样子,留在川西,成为下一个杨庆复。
可即便如此,杨庆复还是理解自己,并为自己未来能更好而高兴。
这是一个好领导,好统帅,也是个好人。
只是到底这番话后,幕下的氛围凝重了,赵怀安第一点有点受不了这样的气氛,他看着杨庆复,再次拜下:
「节帅,一定要保重自己。」
说完,赵怀安就换换退下了,这一次,杨庆复没有留他。
……
出了帐后,赵怀安忍不住仰头,看了一眼大太阳,感觉花花的,他摇了摇头,大步回营。
一进来,赵六等人就迎了上去,大伙都在问什幺时候出发去打邛崃关。
可赵怀安掀开军帐,回身骂了句:
「打邛崃关?打个屁!」
「一天天的,着啥急啊,关就在那,还能跑了?先睡觉,睡完再说。」
说完,赵怀安把帐幕一甩,自己进了帐篷,留下赵六、豆胖子等人在外头面面相觑。
都将这是,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