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平定淮西后,此道附近再无掣肘,商旅往来庐、寿、从这里通达中原。朝廷的盐、铁税赋也经此路线运抵京师,如此寿、庐二州人丰民富,人不劳,水无害,一片太平之景。」
「而守得此中道的,正是寿、庐、濠三州,一旦能据此三镇,那整个淮南便可抱于怀中。」
赵怀安听得一阵感叹,喟叹一声:
「哎,我寿州人,没得去寿州做刺史,可要是能在这庐州做个刺史也挺美啊!」
这话张龟年没接茬,只因为很快他们就见到了位于施水左岸的那座淮南重镇,庐州城。
……
这一次,接引赵怀安他们的,并不是庐州刺史,而是庐州的长史郎幼复带着人来迎接赵怀安。
他们也是得到传驿得知阵斩南诏国主的猛将竟然就是他们淮南人,还是隔壁的寿州的,现在功授光州刺史,现在专门绕了一个大圈走濡须水中道,过寿州来显耀来了。
其实赵怀安并不知道,这一段时间,尤其是他从鄂州选择继续南下而不是北上走更近的,他就成了山南东、淮南两道的谈资笑料了。
谁都有炫耀心,可做到刺史这个层面的,多少都会遮掩一点,或者欲盖弥彰一些,可真就没见过像赵怀安这样赤裸的,竟然带着仪仗绕远路也要过家乡一趟。
可消息传到庐州、寿州的官场后,两州吏长的感受却完全不一样。
他们一下子想起来,这个赵怀安是谁了。
大概四年前的时候,寿州霍山县发生了一起骇人杀人案,当时六人行于夜间,都被一人用劈柴刀砍死。
后来经过查证这六人都是霍山县放钱的浪荡和牙人,而在他们后面人物的推动下,霍山县的推官很快就锁定了不少目标,其中就有杏花村的赵家人。
杏花村因村口坡外连绵不绝的杏花而得名,且因酿造杏花酒,此村人人都是好酒量,虽然挣钱不多,却豪爽爱交际,在霍山一带很有威望。
四年前,杏花村的杏树不知道因得了什幺病,一夜之间都枯死了,当时为了买新树苗,赵家人正和霍山被杀的这群放捉钱的借了钱。
可不晓得犯了什幺邪,新买的杏树没多久也死了,这个时候那些捉钱浪荡忽然出现,就要来收酒坊,甚至还打死了一个老人。
再后来,这六人半夜在道上就被人用柴刀给砍掉了头,人头都堆在了一起,要多吓人就有多吓人。
而后来,寿州的推官就知道那个被打死的老人有一个大儿子,之前一直在外浪荡,以前还有人偶尔见过此人于肆内吃酒,可自命案后,再无人见过此人了。
而那个爱吃酒的大儿子,正叫赵怀安。
不巧,正与传驿送来的那位新任光州刺史赵怀安同名同姓,还都是寿州人!
这下子,大家哪里还不明白,当年那个十六就伏杀六人的刁徒,赵怀安,回来了。
想到这里,长史郎幼复额头就冒虚汗。
他本身胆子就不大,只因为熟稔州内人情,所以才被新任刺史郑綮(qi三声)拔为长史,然后就事情都往郎幼复这里一推,然后自己开始游山玩水,还爱做诗。
对于这位刺史,州内都无所谓,他们这些本地土豪最爱这种不管事,不折腾的,所以即便这位刺史写的都是一些歪诗,但还是各个吹捧。
郎幼复还是非常羡慕这位刺史的,他人生的模版也不过就是活成人家现在这样。
出自五姓七望,年少中第,没太多钱,但也不为没钱而烦恼,前期一直在中枢清贵,外放地方了,就是大州的刺史。
然后平日无案牍劳形,整日就是和州内那些和尚、道士游山玩水,写一写歪诗,然后随随便便赢得别人的赞美。
所以今日迎接这位光州刺史的时候,这位庐州刺史郑綮,就将传驿往郎幼复手里一扔,把这种迎来送往的活交给了他,然后就又带着小队人出城游山玩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