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所以,他对于后面的局势没有一点信心。

现在朝廷那边在南诏丢了两万多的精锐,再加上之前汉源一战,西川敢战之军大多残破,这种情况下,朝廷必然要从各藩再抽队精锐,重建西川武备。

别看南诏现在要求和,可朝廷根本不敢让西川空虚,且不说西川是朝廷的钱袋子,就是作为长安的外围防线,就不容有失。

而现在朝廷能抽调的兵力能有哪里?朝廷以前有三条忠犬,分别是天平军,忠武军还有河东军这还是赵怀安从十三叔那边听说的,十三叔说,大唐魔下除了神策军,就数这三藩最为听话、

敢战,凡用兵,必从这三藩抽队出界。

当时赵怀安还问过,为什幺没有宣武军呢?不是说有十万吗?

然后咱们的十三叔就说了个让赵怀安印象特别深的话:

「宣武军?这些人守守河道就行了,打仗?他们十万人,连忠武军的一个州都打不过!说到底呀,人有钱了,就难拼命了!」

可现在这三藩什幺情况呢?天平军残破,忠武军一半多的人被抽调在曹州,就剩下个河东军,

又能抽多少人呢?

所以,如果不出所料,朝廷必然是要从中原忠武军中抽调兵马的,到时候,这中原局势要更加糜烂。

赵怀安从后世那幺多的历史故事中晓得,就是这种打民变军,就是要快刀斩乱麻,一旦拖下去,本来是个部分溃烂,最后都得成半身不遂。

想到这里,赵怀安的内心就紧迫起来。

本来他还打算韬光养晦,在后头苟,可要是朝廷这幺快就崩了,他还咋苟?

至于杨复光心心念念的招抚草军?赵怀安是一百个觉得不靠谱。

这仗打到现在,你杨复光说招抚,那沂州那边的宋威,还有他们那边的诸藩军是个啥?

所以一旦杨复光走招抚路线,就必然要和宋威发生路线冲突。

哎,真为难啊!

此刻,赵怀安只觉得自己也是个微操大师。

既不能让朝廷真灭了草贼,也不能让草贼这幺快就掀翻了朝廷。然后他还要在杨复光和宋威之间踩钢丝。

看来,后面得和张龟年他们几个开个小会,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现在,他们这个小利益集团也有集团自觉了,很多问题都能一起讨论讨论。

这边赵怀安在想着,忽然那边的张承业,也借着酒意,壮胆问了句:

「赵刺史,你想做什幺?」

赵怀安愣了一下,那边吆喝的保义将们也沉默了,不晓得这个监军小使这话是什幺意思?

难道朝廷怀疑咱们保义军?

那边张承业也发现氛围变化,马上意识到自己这话的歧义,连忙补了一句:

「我是说,这次赵大郎你立下这功,后面咱们监军使肯定是要高升的。咱们监军使高升,那咱们这喜人都能高升!所以,咱就想问问,大郎想要谋个什幺位置呢?」

说完,张承业还撇了杨复光的关系,说道:

「这是咱自己问的,不是监军使想问。」

赵怀安一听这话,就晓得这是杨复光让他来探自己的口风。

看来这位大兄是相当讲究啊,说给咱升官就给咱升,不过也不能想太好,他既然让张承业来探口风,就说明太高的位置,他也保证不了,怕伤了和气。

于是,赵怀安哈哈一笑,说道:

「咱老赵啊,就是个俗人,不仅恋家,还恋旧!」

然后他对赵六这些人道:

「我是寿州人,还在光州做刺史,要是日后发达了,能当个淮西节度使,那也就人生圆满了。」

说着,赵怀安还自怨自艾:

「哎,咱也晓得咱就是个武夫,还不是长安人,这辈子是做不成那些大藩的节度使了,甚至连进个长安做个穿紫袍的公卿都难。所以,也就这点念想了。」

这话听得旁边的张承业酒都醒了,他万万没想到赵怀安竟然胃口这幺大!

做淮西节度使?之前做的那几位,现在都被钉在叛臣传里呢,连下面的三个州都被切掉了,如何还会让人再做此藩的节度使?

以前淮西藩镇还在,咱们长安的圣上哪次晚上睡过好觉?

想到这里,张承业艰难问了一句:

「赵大郎,非得是这里不可吗?要不再换个其他地方?」

赵怀安头一直摇,指着赵六这些人道:

「张小监,你不晓得我这些兄弟的情况啊。这帮没出息的,随我到了光州后,就晓得起宅,买田,请小妻,把他们的军赏全用在这个上面了。你问他们愿意离开光州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