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36章 瑕丘

干符三年,三月十二日,兖州瑕丘,晴空万里。

一只雄鹰从天空中飞过,俯瞰着下方,在一条银白如带的弯曲长河上,一座雄伟的城池坐落在北岸,彷佛一只巨大的蜘蛛匍匐在丝网上,等待猎物的投怀送抱。

这里就是兖州的州治,也是经济、军事的中心,瑕丘。

在整个中原的地缘结构中,泰山、鲁山、尼山等群岭构成了整个中原的局部隆起,是这片区域绝对的制高点。

而其中泰山为北面一条杠,蒙山为中间一条杠,尼山为南面一条杠,共同形成了两条横向的谷地通道。

他们一个叫尼蒙通道,从这里可直接用兵沂州,然后进入淮东区域;而另外一个叫徂徕通道,从这里可以进入莱芜谷地,最后从山岭之间的通道进入淄青。

而兖州州治瑕丘就是控遏尼蒙通道最外围的重要城邑,据此可以北锁泰山,南依泗水而封徐州。

如此瑕丘也就成了中原用兵东南之必争之地。

两个月前,也就是干符二年冬时,四万草军在王仙芝、黄巢的带领下,天才般地跳出了包围圈,进入了兖州。

彼时兖州也因蝗灾的问题而饥民遍地,当已经在两年多的战争中历练出来的草军精锐进入这里,立即获得了饥民们潮水般的拥护。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草军的人数就和滚雪球一样大发展,至今连王、黄两位都统都无法确定草军到底有多少人了。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而在这些本地加入的饥民的帮助下,草军先后攻取了泗水上的几个重要城池,曲阜与泗水,最后彻底打通进入尼蒙谷地的通道,随后进军沂州。

在当时,草军并没有意识到兖州州治瑕丘的地缘重要性,只是单纯地当成了兖州唐军力量的大本营,所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便先取了泗水上游,也是东北方向的曲阜和泗水。

然后问题就来了。

曲阜和泗水虽然先后由内应而告破,但城内的大部分的精锐力量和土豪大部都逃往了瑕丘,这在客观上增强了瑕丘的防守力量。

而这还不是最致命的,那就是他们一旦占领了曲阜后,忽然发现,瑕丘所处的位置就好像一个顶着他们后门的尖刀。

如果放任瑕丘不管,以他们的力量,在草军全力进攻沂州的时候,完全有能力从后方堵住草军的后背。

到时候前有沂州,后有瑕丘之军,两相一夹击,数量能有十余万的草军将会被彻底封死在尼蒙通道上。

也正是预见到了这一后果,王仙芝命令麾下票帅,也是大将的柳彦章,带着票帅王重隐、刘汉宏带领麾下兵马四万围攻瑕丘。

而说是四万人,可实际上的兵马有多少,没人能说清楚,总之在获得诸多城邑,以及乡野土豪的庄园存粮,草军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招徕流民从军。

每一日都有大量的流民战死,可也有数不清的在厮杀中成长为草军核心,能提得动刀了,可以在厮杀时有吐沫了。

可即便如此,泗水北岸的暇丘却依然屹立不倒,而这已是草军发起进攻的第十日了。

……

此时瑕丘城下,实际上负责攻城的草帅刘汉宏正骑在一匹棕色战马上,看着前方再一次从敌方营垒前溃退回的草军,面无表情,然后兜马转了回去。

这类战斗在这十日已经发生了不晓得多少次了,可现在草军别说攻破城池了,就连城外的营垒都没拿下。

作为中原排在前列的兖海军,自被从淄青镇分割出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以骁勇善战闻名,尤其是以骑兵突击闻名天下。

据这些日的试探和观察,草军大致了解到城内应该有千余左右的牙兵,然后两千人左右的衙外兵,以及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州县支兵。

这点兵力相对于巨大的瑕丘城来说并不多,可刘汉宏却丝毫不敢小觑,因为他晓得能加入进兖州牙兵的,到底都是何等善战的武士。

本来兖郓二州就多出精兵,兖州的牙兵们又都是从当中优中选优,各个都是十人敌的存在。

而刘汉宏为何晓得这个?因为他就是出自兖州系统的军吏,只是并不是牙兵。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选不上,而他刘汉宏也算有点勇力了,不然也不会在投靠草军后会被提拔得那幺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