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晚上,各船队就把帆收了起来,因为汶水的河道并不是什幺大江大海,夜间行船没有光亮,随时都会撞到水下的礁石。
这不是开玩笑的,现在一艘船就是几十条人命,还各个都是赵怀安的老本,他如何赔得起?
所以该浪浪,该稳就要稳,
月色中船队隐蔽,无半点渔火直到天亮,
到了清晨,船队继续出发,但速度已经降低了不少,而船队自到了这里后,就可以看到一些个在两岸打水的草军,他们在看到这支庞大的船队后,都是愣了好久,然后再跑了回去禀告。
这些都被船上瞭望的瞭望手都看到了,但不管不顾,船队继续向前。
当天中午的时候,有一支草军骑队从下游奔了过来,一直沿着河道跟着,有时候到了河道浅的地方还会向船队射箭,然后被甲板上的保义军弓手们给攒射了回去。
这些许的草军骑士并不能延缓船队的速度,在船舱里的撸手换了一批后,船队的速度明显又加快了。
但船队进入这片河道后,汶水河道口明显在收窄,而那支骑兵的战马也奔不动了,随后也只能放弃,看着保义军的船队继续向东。
行至下午的时候,在转过一片河道后,甲板上的赵怀安猛然看到前方,一处如同天柱一般的山岭拔地而起,不仅是左面,正面,侧面全部都是。
这景象美极了!远方云山雾绕,阳光洒在山上,呈现出不同的光景。
甚至连景象都变得特别清晰,仿佛一直混沌的世界在这一刻陡然就清晰了,赵怀安甚至能看清远处的山脊线,看清山的纹路。
这个时候,旁边的赵君泰就对赵怀安道:
「使君,咱们前方的就是但徕山,咱们左边的就是泰山、而咱们右手边的就是九仙山!从这里我们就正式进入汶口了。」
「船队继续向东北,就是去往莱芜谷地,转流去东南,那就是去新泰盆地。」
赵怀安点了点头,然后问道:
「那距离咱们登陆点还有多久?」
赵君泰回道:
「还有六十里!也就是一日水路!」
赵怀安感叹了句:
「真快,这就要上战场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怀安疑惑地看了一眼右手边,那里是赵君泰刚刚说的九仙山方向,此处也是蒙山山脉的最外围。
只见那九仙山上,正燃起冲天的狼烟,而且是整整三道,就这样笔直地冲上天空。
赵怀安愣住了。
而旁边正要说话的赵君泰见到使君这样,也回头去看,然后同样愣住了。
接着他脸色苍白地颤道:
「他们竟然布置了烽火台!」
随后他就连忙对赵怀安下拜:
「使君,学生该死啊!我没料到敌军竟然会在蒙山上布置烽火台,如今狼烟四起,很快就会传递到前方,到时候我军早就丧失了奔袭的作用啊!」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无论是赵怀安还是赵君泰,又或者是计划作战方案的张龟年等人,他们筹算了方方面面,甚至考虑到了己方船舱的辐重该如何堆积才能节省空间。
可他们都偏偏没料到,素来粗疏无备的草军竟然会如此严谨,如此小心,在蒙山上布置烽火台。
这可并不是那幺简单的,因为山上都是处在人迹罕见的地方,而草军那样的后勤支持如何能支持长距离的物资运输?
就比如唐军正常作战,无论是保义军还是有钱的汴州军,传递情报为何不用烽火台?而是偏偏用最原始的快马加急?
就是因为烽火台的极度依赖天气,任何雨、雪、雾、大风等天气会严重阻碍烟火传播。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昨日草军就有人发现了这支过来的船队,但当时刮大风,烽火台的狼烟根本就升不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