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赵六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
「大郎,谁能想到我们能一路走到现在,能有这份事业?」
赵怀安哈哈一笑,没有说话,而是向着下面第二番出击的康怀贞等人挥手,然后望着这些刚刚突围出来就被投入下一个生死战场的泰宁军。
经过这段时间的将养和马匹补充,这些泰宁军的战力恢复的很快,
这当然是因为赵怀安将大批缴获到的战马补充给这支部队,在他的眼里,这支泰宁军就是他碗里的肉了。
而同样是因为赵怀安这份不同寻常的大方,让这些泰宁军更加相信,跟这位「呼保义」赵使君去搏一把大的,只要成了,必然起飞。
这个时候,鼓角暂歇,另外一批军乐手开始用鼙鼓轻击,配着数十横笛吹奏《折杨柳》一曲。
此乐声稍显婉转,却不是儿女情长,而是军中送别旧部、激励新行的意味,
这些乐声送着陆续上传的泰宁军,似为他们践行。
而当第三番,也就是刘信、耿孝杰带着飞虎、飞豹二都开始前移,在经过高台时,全军三呼,
然后在各级军吏的指挥下陆续登船。
也是这个时候,婉声一顿,乐声再次大变。
原来是四支加入进来,与建鼓、鼙鼓合奏出急促的节奏,这是在奏「催阵」。
此时所有的乐器齐鸣,原先《秦王破阵乐》也进入了高潮,建鼓擂得震天响,长角吹得直上云端,筋笛、横吹、饶汇成一片洪流。
在这浩大的声势中,此次奔袭的保义军尽数上船。
合计保义军骡马骑步一千六,泰宁突骑六百,随夫千人、撸夫五千,共计大船二百六十艘。
终于一曲《破阵乐》终了,赵怀安看着狼藉的旷野,深深吸了一口气,各种浓烈的马、骡粪混着尘埃,污浊难闻。
可赵怀安却咧开嘴笑了,他对在场的这些帐下都武士们笑道:
「走!咱们也上船!」
随后,众人带着军乐班子、幕僚团、各色工匠、医匠直属奔上了船只。
其中高有三层的楼船正是赵怀安这一次座舰,赵怀安带着核心鱼贯上船,立即登上了楼,他望着前方水面上连绵的帆影,心情非但没有平复还更加澎湃了。
现在我不过带二百艘船,兵不满三千,只是去袭一个还未为蛟的草蛇,就已经是心情摇曳,而当年曹孟德带军八十万南下,舶鲈千里,横赋诗,那又该是何等豪情?
不行不行,我赵大的眼皮子不能这幺小!等等?我干嘛找了个曹孟德的例子?真不吉利!
于是在全船人的目光下,赵怀安大手一挥,手中「藏锋」直指东方,大喊:
「向东!向东!」
于是全船大吼,继而整条船队都在大吼:
「向东!」
「向东!」
声震四野,惊飞鸥鹭!
最后在一声高亢的声音中:
「起帆!」
随后桅杆上都响起「嘎哎」的绞索声,白帆次第张满,如群鸟振翅。
而已将乐器带到船上的军乐手们继续开始吹奏起来,混着鼓帆声,船桨划水声,吏士们豪迈大笑声,直送向东。
就这样,保义军敲敲打打的就奔去了莱芜。
这一日是干符三年四月一日。
四月二日清晨,有西风相助的船队连行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