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姓不姓崔是生出来就有的,而宦官家族,你只要有那个魄力,把下一割,投到宫里去,没准也能混出来。
怪不得你们这些五姓七望搞不过那些北衙的呢,合著人家吸收人才的效率比这些世家高多了。
而且这三个人的职位也很有意思。
那鱼嗣昌是右神策军征马使,听这名字就是管理战马的,战马在军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这人在右神策军的位置不低。
赵怀安以前也接触过不少神策军的人,还在西川的时候,他就和那个宋文通差一点拜把子,所以他对神策军的情况是有了解的,
这神策军分左右,其中各自隶属于左右中尉,而这个鱼嗣昌是右神策军征马使,自然就是右神策军的人了,来提前拜谒杨复光这个右中尉也是应有之义。
这边赵怀安在想,那边三人也向赵怀安抱拳,这些人在外头哪个不是别人捧着的?但在这里,
全都是笑晏晏的,不是因为赵怀安有多大功劳,一个草寇的脑袋算个什幺?最重要的就是,这赵怀安是杨复光的结拜兄弟。
不论朝里如何风云变幻,杨复光基本都能坐到中尉的职务,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
而这个赵怀安是真的好命,在这个之前就和杨中尉结拜了,而中尉是真的重义气,本来以他的身份是可以直接进京的,甚至半个朝廷的人都要提前来拜谒,但是杨公不想让这个赵怀安感觉到压力大,就一切从简。
哎,这个叫赵怀安的真好命啊!看来这灶啊,还真得挑冷的烧。
谁晓得杨复光这个北衙的怪人也有朝一日做了中尉呢?
此刻,三人对赵怀安极尽笑脸,那春衣使杨审权直接笑咪咪道:
「这位赵使君的确英武非凡,不愧是边功起家的,真是豪杰啊!赵使君不用担心,有咱们给你护着,在长安,万事无虞。」
说着,他看着前头的那些赵怀安带来的保义军,又笑道:
「如今门关了,我让附近几个仓院的看看,先给赵使君的魔下儿郎们先置办些衣袍、军衣。」
赵怀安也不客气,大咧咧道:
「那感情好啊,这人靠衣马靠鞍,就我手下的这帮厮杀汉,后面能穿上宫里发下来的春衣,那就是丑汉也能有三分俊!哈哈!」
那边杨审权也跟着赔笑,而旁边的鱼嗣昌也不甘示弱,说道:
「刚刚大郎都说,这人靠衣马靠鞍了。现在好衣有了,我这自然也不能小气,这样,我一会让人去下面军镇看看,先调拨一批好马,让你魔下儿郎先骑着入城凯旋,我刚刚看你儿郎都有骑骡子的,这东西上不得台面的。」
赵怀安嘿嘿笑着,这个鱼嗣昌是真的有权啊,七八百匹战马,说借调就借调,甚至不需要朝廷的文书,就是这人一句话的事。
这七八百匹战马能掉,那七八百骑兵不也是一句话的事?
赵怀安对这些权宦们的权势又有了一层认识,
心里想着这些,赵怀安面上笑着,忙不迭感谢。
最后那内教使刘重锐最寒酸,只能说随叫随到,就尴尬地原地赔笑。
望着这三名在长安城里都有头有脸的权宦在自己面前努力献媚。
这一刻,赵怀安更是深刻理解到,当你后台硬的没边的时候,真的是走哪都遇到好人。
那边杨复光笑着看着这些,见自己的几个心腹和赵怀安熟络后,就笑着对三人道:
「行了,你们该干什幺就去干什幺,这里驿站人多眼杂,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说完,杨复光就给赵怀安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带着他径直进了驿站,周转三回,便到了一处翠竹掩映,林木幽深的小院。
他带着赵怀安一进来,放松地舒了一口气,对旁边的赵大笑道:
「大郎,不怕你笑,这一路是走得我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啊!好在,我终于走到了这里,距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
说完,杨复光眼神迷离,不晓得在畅想什幺。
而赵怀安听了这话后,心中一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