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所以,将这些有忠诚的老兄弟安排在营级,统领老、新混编的新营头,就成了当下最合适的选择。

当然,这里面一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赵怀安对自己的权力基础更加有信心,现如今,他并不怎幺太担心某个营头作乱。

因为从最早搭建幕府三院后,实际上军队的调度权和财权还有兵力、后勤等一些支持性职能,几乎都被收归于幕府。

现在赵怀安基本就是以幕府作为大中台,各级营将作为前线指挥官有临阵夺机的权力。

但在平时,无论是整训还是休整,都由营一级的司曹负责。

正是在这样的兵力配置思想下,这才有了薛沆刚刚说的营级配置。

在这样的配置下,每个营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单元,因为每个队都是大纯队,所以他们高度依赖友军的配合,也几乎丧失独自以成建制行动的能力。

就比如一个四十名长枪步槊手单独在战场行动,一旦遭遇一支混合花队,那结果都是噩梦。

所以正常情况下,保义军下面的一个二百人营,其中三个队是需要和营部一起行动的,只有营属下面的两个队还保留着花队的编制。

这也意味着,一些战场支援还有试探,都会先由营属下面的两个队去完成。

如此就可以在保持灵活和规整之中找到平衡点。

那边薛沆继续说道:

「而在二百战兵之余,就是隶属于营部的百名辅兵。」

「此为营中辅助力量,不直接参与一线搏杀,但其重要性,与战兵等同。」

「辅兵亦各司其职,由营司马直接管理,具体划分为:伙夫队二十人,负责全营三百人的饮食。战时,他们还需承担为前线士卒送水、送饭、抢救伤员的重任。」

「辎重队三十人,负责管理和运输本营的物资,包括粮草、帐篷、备用兵器、箭矢、

药品等。配备骡车或独轮车,以保证机动性。」

「工匠队二十人,包括木匠、铁匠、皮匠、医官助手等。负责修补兵器甲胄、搭建营寨、挖掘壕沟,以及对伤员进行初步包扎救护。」

「斥候队十人,由营中最机敏、最矫健的士卒组成,负责营地周边三十里内的巡逻、

侦察与警戒任务,是营将的眼睛和耳朵。」

「扈兵队十人,由营将亲自从战兵中挑选的精锐,负责护卫其安全,并充当传令兵,

确保命令能最快速度下达。」

「杂役约十人,负责喂养骡马、清理营地等杂务。」

「如此,一个步兵营,战兵二百,辅兵百人,合计三百之数。一个千人规模的都,便有五个这样的营,总员额约在一千五百人上下。」

赵怀安点头,示意薛沆继续说。

后者翻开一页,接着说道骑军都的情况:

「至于骑军都,配置则更为精奢。以飞龙都为例,满编八百骑,皆为战兵。另配有辅兵四百人,总员额达一千二百人。」

「一都分为四营,每营二百战骑,其配置如下—。」

「长槊突骑队两队共八十骑,为突骑,人披重甲,手持丈八的骑槊,是骑兵冲阵、摧毁敌方军阵的核心力量,也是我军最为宝贵的精锐。」

「另外又有佩刀游骑队两队共八十骑,人披轻甲,马不披甲,配备横刀与圆盾,负责两翼包抄、追亡逐北,以及与敌方轻骑兵缠斗。」

「然后就是直接隶属于都司的四十名扈骑,此人马皆披重甲,为一锤定音之用。平时扈从,战时作为预备,在关键时彻底击溃敌军。」

这个配置是赵怀安定下的。

目前保义军经过多年的战争缴获和贸易,已经有底气建立一支两千多骑的骑兵力量。

而这支力量作为赵怀安最看重的决胜力量,可以说倾注心血。

同样是从大量战事的经验得来的,那就是过往保义军的突骑太分散了。

就是一名骑兵,他既需骑射了得,还具备高强的体能和勇气来冲阵,这对骑兵的要求太高了。

如果一直这样精锐设计,是不满足赵怀安现在扩充骑兵的需求的。

另外一点就是,这样的骑兵也更多适合小股战事,现在保义军成为藩镇后,他以后所要面对的敌人也是和他相当的力量。

这意味着以后必然会有大规模的会战需求。

而那个时候,十几、几十名的骑兵已经对战场形势发挥不了作用了。

保义军非得具备一支集团化冲锋的骑兵。

另外,从大量骑士们的反馈中,他们反应甲胄有点性能过剩了,这就导致了保义军的突骑在狼虎谷追击草军溃骑的时候,甚至都追不上人家。

其实这也是保义军骑兵建设定位不清晰的原因,就是一名骑兵什幺都拿来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