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之所以要如此,就是黄巢预防江南的诸藩军从这个方向救援鄂州,所以先将东南援军拒于堑壕之外,然后堑内的柳彦章四军可以从容攻城。

所以自柳彦章渡河后的十来日,鄂州城外尘土大作,城头上的武昌军能看见数不清的黑影在东南方向构筑工事,谁都猜到这些人在做什幺。

大战前的氛围一下子就压在了所有人心头。

作为武昌军世代牙将,黄璠有着足够的军事经验,实际上,鄂州城真要守的话,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那就是鄂州城是江南少有的砖城。

鄂州城的主体结构大体是在南朝时期完成的,但在六十年前,宰相牛僧孺出为鄂州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对鄂州城进行了修葺和扩建,将原来的夯土城墙建成了砖城。

将城区从原先的夏口城的基础上向北、东、南三面扩展,北临沙湖,东至小龟山,南抵紫阳湖,西达蛇山西端,城郭约十五里,是原夏口城的两倍。

所以此时的鄂州城,周围二十里,城垣东南高一丈,阔二丈五尺;西北高三丈九尺,

阔九尺,因为城池是六十年前扩建的,所以直到现在都无甚损坏,不须修缮,更加难于攻坚。

而鄂州城内本身有一处制高点,在西隅名为黄鹄山,因山形蜿蜒,俗呼蛇山。整个鄂州衙署和鄂岳观察使的幕府、曹司都依此山而设。

所以很自然,黄璠和崔绍的指挥地就设置在了这里,居此可将城外虚实全部收入眼中,方便二人居中调驭。

实际上,本来城外也有众多这样的形胜据点,本身是可以与城内形成犄角之势的。

如城东有白鹤山、洪山、桂子山、伏虎山、磨儿山;城东南有金城山、清平山、标山、治塘山;东北有紫荆山、小龟山、九鲤山、梁城山、罗迦山。

这些山岭起伏,宜于筑垒设防,堵截入城交通线。

但可惜,武昌军兵力薄弱,只能忍痛放弃了这些城外据点。

丧失了这些据点,此时的武昌军只能被动守城。

而自古守城不外乎三种,第一种就是在城外适合列阵的地方驻扎军队,利用工事或者阵形让敌军远离城墙,把战线前移,避免城池遭受敌军的直接攻击。

第二种就是在城外设置伏兵,寻求野战歼敌的机会,以优势兵力或者战斗力,尽可能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和斗志,让敌军知难而退。

第三种则是利用坚固的城防工事与敌军展开近距离的城墙争夺战,消耗敌军的战斗人员和战斗资源,为援军赶来争取时间,然后里应外合对敌军进行反包围。

现在鄂州城内就是用第三种,将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在城墙上,与草军打磨盘战。

这种战事是最残酷的,其中对攻城一方尤是。

所以攻城的一方往往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那就是用间,让奸细提前进入城内,然后在关键时期发动袭击。

也正是如此,凡是选择第三种方式守城的,只要这个守城将是合格的军事人才,他就必然会先行在城内查奸。

所以黄墦在接管鄂州城的具体守城事务后,便开始大索奸人,只要发现就是斩之。

然后以各坊为单位,由坊长组织精干坊民巡夜,挨家挨户开始清点户口,一旦发现可疑的,先行捕拿。

同时又控制、清点战需,将城内的米粮油盐全部纳入管控,并组织城内富户、豪商募捐。

不过豪商富户们这个时候把粮食当成比金子还重,自然不会将粮食给捐输出来,所以就捐了钱和布帛。

黄璠自己就是鄂州豪族的一员,彼此之间沾亲带旧的,自然也不好逼迫,不过现在仓里粮食不缺,能有一批钱帛多出来也是好的。

所以黄璠又用这批钱帛招从城内各坊招募了七千名募军登城,每日二百钱。

但连发三日,不过数百人应募,最后一直提高到了每日五百钱,终才募集了这些人,

勉强将城墙站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