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奥匈帝国在边境地区的军队人数更少。在义大利公开自己站队的这两天,奥匈帝国才不断向西部边境增派了军队。
可毕竟只过去了几天的时间,再加上奥匈帝国的西部边境山区众多,目前整个西部边境的奥匈帝国军队也不足20万人。
30万打20万,对义大利政府来说,当然是优势在国。
作为义大利的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对这场战争表达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他是卡洛的侄子,自然也听说过卡洛的故事。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对卡洛在西班牙所享有的声誉和地位还是相当羡慕的。
虽然萨伏依王室是义大利统一的推动者之一,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更是有义大利国父的名誉。
但自家事只有自家清楚。义大利王室的权柄在不断的被削弱,王室的地位也没有那幺稳固。
从历史中义大利的走向也能看出,义大利王室在义大利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
二战中义大利的掌权者是独裁者墨索里尼,义大利的外交决策和军事行动也都是墨索里尼发动的。
可最终对义大利清算的时候,义大利王室也在清算的名单当中。义大利也在此之后成立了共和国,也没有太多的支持者想要复辟王室。
王室受不受支持,光从这一点其实就能够看出。
作为义大利的现任统治者,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当然也是清楚这样的现状的。
他也明白想要改变义大利王室目前的地位和处境,最重要的就是取得一些胜利的果实,让民众相信政府和王室。
在这一点上,卡洛就做到了义大利王室没能做到的。
要说王室的处境,原本西班牙萨伏依王室的处境比义大利萨伏依王室的处境更加糟糕。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就算没有义大利统一者的成就,也是义大利地区强国撒丁王国的国王,在义大利北部还是颇具威望的。
而卡洛对于当时的西班牙来说完全就是外来者,既没有忠实可靠的贵族支持,也不被当时的西班牙民众所信任。
正是凭藉着打赢卡洛斯战争外加改革带来的改变,才让西班牙民众一步一步信任王室并且支持王室。
对于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来说,他有信心仿照他的叔叔,在义大利同样也完成一份丰功伟业。
这幺做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比自己的叔叔差,同样也是想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权力,成为不受掣肘的真正国王。
在义大利政府和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期待之下,三十万义大利军队在完成动员之后,浩浩荡荡的北伐奥匈帝国。
义大利的北伐引起了多个欧洲国家的关注。
一旦义大利军队在奥匈帝国的西部边境撕开一道缺口,奥匈帝国就不得不从东线战场和巴尔干战场抽调军队来防守西部边境。
原因也很简单,西部才是奥匈帝国最核心的地区。一旦西部边境失守,义大利军队很有可能会趁势北上,威胁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反倒是东部地区的匈牙利没有那幺重要。虽然匈牙利是极其重要的产粮地,但要是让奥匈帝国非得选择一个的话,奥匈帝国肯定会选择保护奥地利。
在欧洲各国的关注下,义大利军队很快就和奥匈帝国开始交战。
早在义大利统一战争的时候,义大利政府就曾趁机夺下南蒂罗尔,达到了原本历史中没有达到的成就。
卡洛以为义大利提前获得南蒂罗尔可能会改变义大利的历史,但在卡洛亲自看到了义大利军队和奥匈帝国军队交战的战报之后,就立刻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30万义大利军队和20万奥匈帝国军队在特兰托到乌迪内一线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义大利军队抱着三个月攻进维也纳的想法,仿佛子弹和炮弹都不要钱一般,对边境的奥匈帝国军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然而结果却让欧洲各国都大吃一惊。
人数更少的奥匈帝国不仅防线安然无恙,甚至还反过来占领了义大利掌控之中的特兰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