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提如果战争失败,威廉二世这个没什幺权力的皇帝反而成了背锅的。
果不其然,当兴登堡要求授予自己军队更多的自主权的时候,威廉二世纵使再过不愿,也只能勉强同意兴登堡的要求。
拿到军队自主权的兴登堡兴奋不已,连夜就和鲁登道夫召开了会议,商讨了军队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法金汉原本的进攻计划肯定是要扔在一边的。要是按照法金汉的进攻计划走,就算兴登堡能够率领军队横插一脚,最多也只是收获部分功劳而已。
但要是从正面战场的侧翼进行穿插,取得的效果必定比加入正面战场要大得多。
趁着前线的俄国军队都被法金汉所率领的德军主力吸引,此时完全是一个好机会,能够绕后到所有俄国军队的后方。
如果能够围歼这些俄军主力,这将是天大的功劳,足以让兴登堡坐稳德国军方第一人的宝座。
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兴致勃勃的策划进攻计划的时候,远在欧洲另一边的法国国内,协约国也正在策划对德国的进攻。
说起来,自德国战略转移已经过去了数个月的时间。法国军队除了前期大范围的发动反攻之外,后面就没怎幺像样的进攻了。
倒不是说法国完全放弃了反攻德国,而是在平静的海面之下,有着更加汹涌的海浪正在凝聚。
因为考虑到单靠法国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彻底反攻德国的,经过协约国内部的讨论之后,最终决定集合法国、西班牙以及义大利三国的精锐军队,在经过长达数个月的准备之后,对德国发动全面的战略反攻。
协约国对这次战略反攻有多幺重视,从西班牙和义大利提供的军队数量就能够看出。
西班牙需要向法国提供80万的军队,义大利也需要向法国提供70万的军队,而且都必须是由西班牙人和义大利人组成的本土精锐军队。
法国这边出动的军队数量更多,高达4个集团军一共150万的兵力。
这些军队数量累计起来,将会拥有超过300万的军队同时间对德国发动反攻。
当然,主要战场还是集中在一处,那就是由法国军方选定的索姆河区。
索姆河在法国的众多河流中并不起眼,甚至河流的长度也只有200多公里而已,只能算是一条小河。
但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它对法国来说是重要的地形堡垒。
当然,在德国军队由攻转守之后,这道天堑反而成了阻碍法国军队前进的障碍。
法国军队在凡尔登一线已经靠近了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边境,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一线,也向前推进了数十公里。
可唯独在最北部,因为索姆河的阻挡,法国军队至今为止,也没能全部收复曾经被德国占领的土地。
法国军方将这场大反攻的主要进攻方向放在索姆河,一方面是想全面收复被德国占领的领土,另一方面则是想在索姆河方向打开缺口,从而尽可能解放比利时,并且攻入德国国内。
想要攻下索姆河是相当不容易的。除了索姆河自身带来的地形优势之外,德国在这一带构建了漫长并且相当坚固的防御工事,为的就是尽可能阻挡法国和西班牙的进攻,为东线战场争取更多的时间。
为了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法国、西班牙以及义大利三方进行了几个月时间的调动,除了动用了近300万的军队之外,还准备了大几千门火炮,上百艘飞艇以及十多架飞机。
甚至西班牙已经放出了风声,宣称自己已经研发出专门应对敌方防御工事的强大武器,再过不久就可以投入到战争当中。
这样的武器就是坦克,卡洛也不打算再隐藏了。如果索姆河战役协约国方面陷入劣势,卡洛将及时动用坦克和飞机,为协约国打开缺口,从而彻底改变战争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