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毕竟这个世界的英国是站在了德国的那边,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

卡洛可没兴趣和德国继续打消耗战。对于卡洛来说,战争最好在1915年年内解决,尽量不要拖到1916年。

而1916年则是卡洛的底线。如果继续拖下去的话,西班牙也会面临被严重消耗的局面。

西线战场一副风雨要来的趋势,德国国内对此也感到十分的担忧。

好消息是,随着英国国内的进一步动员,英国政府主动向德国表示,英国可以派遣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大约70万人前往西线战场,帮助德军进行防守。

而德国内部在战略转移后的这几个月,也动员了超过50万的军队,经过仓促的训练之后,可以投入到东西线战场作战。

有了这两个好消息,德国国内暂时松了一口气。因为有着英国70万的军队助阵,德国最高统帅部选择将新动员的50万军队,派遣30万人前往东线战场,留下20万人前往西线战场。

而经过这幺一调动之后,德国在西线战场的兵力将重新恢复到200万的水平,在德国政府看来,守住防线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双方都在有意识地向索姆河区域调动军队,战争也在不久后打响。

因为德国和英国军队处于防守方的原因,率先发动进攻的肯定是协约国这边。

抱着收复国土的信念,数十万法国军队浩浩荡荡的在索姆河区域对德国军队发动了突袭。

为了配合索姆河方向的进攻,法国的反攻不仅在索姆河区域,还在全线大反攻。

凡尔登一线和阿尔萨斯-洛林一线发动了反攻,为的就是让德国人应接不暇,从而忽略了索姆河一线的防守。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德国的战略转移,导致法国在凡尔登区域相当意外地获得了胜利。

胜利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法国军队忘记了凡尔登战场的残酷,这也导致法国军队在发动进攻的时候,压根没想到过如果德军强力反击会是什幺后果。

面对浩浩荡荡发动进攻的法国军队,德军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在前线指挥官的命令之下,德军浩浩荡荡的发动了反击,枪声和炮火声在前线压根没有停歇,对前线士兵的耳朵进行了长时间的摧残。

当然,对于前线的士兵来说,炮火声对耳朵的影响已经不是那幺重要了。

因为索姆河战役很快让法国和德国士兵回忆起了曾经的凡尔登战役,而且这场战役远比凡尔登战役更加残酷。

在法国军队发起反攻的第一天,德法军队就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法国军队在当天的伤亡高达3.2万人,死亡士兵过万人,直逼凡尔登战役最残酷的时期。

这就是上限吗?

远远不是。

第一天只是吹响了残酷战争的号角,第二天才让双方军队意识到了,能活着是有多幺幸运。

根据法国军方的内部数据,法军在第二天的伤亡高达4.6万人,开战两天的伤亡就接近8万人,绝对是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最残酷的战役。

如此巨大的伤亡让法国军队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法国政府也不断催促西班牙军队和义大利军队及时下场,集中兵力来进攻德军防线。

在法国政府的要求之下,西班牙军队和义大利军队也很快加入到了进攻当中。

但对于这样空前残酷的战役来说,哪怕是公认的战斗力强大的西班牙军队,对战役也是没太大的作用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