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丈六金光,真情真意,夫人赐武,弹指金光
精宝入腹,术蕴自生,得术金光,奥妙无穷。李仙施展「巽风息」,呼吸幽缓平淡,冷静沉稳。体悟术蕴之妙。
但感天地精华腹中滋长,凉爽透体,无尽鼓舞。朝黄露化作「五百三十九缕」天地之精,腹中盘旋打转,再经服食强化,变得九百三十六缕,安稳留存体间,以待日后消化。
金鳞术蕴、黄九参术蕴、朝黄露术蕴……彼此交融酝酿,术之雏形渐成,李仙品悟术蕴,极尽演化。他初临此境,心中既惊且奇:「原来这便是得术过程,武道取之天地,意在人定胜天。术道亦取之天地,意在天地助我。我李仙微寒出身,步步图进,能见此异景,体会这玄之又玄之事,实在运道不俗。夫人性情古怪,可待我却又…极好且极坏。」
心中复杂,旋即再想:「此缘太难言说,还是专心品悟罢!」
李仙悠久品悟。金鳞、黄九参、朝黄露…皆经服食强化,术蕴浓郁非常。他此节所感所悟,实胜过旁人。温彩裳虽未曾亲眼见过「术道·金光」,但纵观古今,得术金光者不少。
但见其周身金芒缭绕,时闪时熄。时间流逝,转眼即到清晨,朝阳光露洒满全身。李仙坐至宽敞处,盘膝静坐,周旁无外物遮挡,长发随风飘动,朝阳光线泼洒全身,如渡一层金漆,几道薄发轻拂脸颊。术蕴品尽,顺遂平安,大功告成。
这刹那得术:金光。
体魄间初蕴「术道」,已成为得术武人。李仙喜色难掩,双指并拢,施展「术道·金光」,周身迸发金芒,自手足而起,逐渐包裹全身,化作一道人形光晕。
李仙心念一动,周身化作无数茵茵光点,如水流转至丈六外,再重新聚拢,凝化为原型。「术道·金光」,亦名为「丈六金光」。
食谱·金光下篇有记,食金鳞、黄九参、朝黄露者,得术金光,身若流光,可纵丈六,可避刀剑,可闪拳脚,可瞬敌身后,可遁凶险,奥妙无穷。却耗力甚巨,日纵九丈,力有竭尽。日纵十二丈,性命危矣!
李仙未得「食谱下篇」,不知金光细要。此节身化流光,纵出丈六距离,虽感体力消耗甚巨,却兀自轻松自然。他心念再动,掐诀施展「金光术」,身化金光,纵出两丈远。
仍不觉阻碍生涩。便再施「金光术」,横纵二丈八远。终于到术之极限,流光聚拢,再显原身。原来李仙经「服食」强化,术蕴更浓郁,所得「金光」强过旁人数筹。
丈六金光变做「二丈八金光」。且耗力更小,更为轻盈自如。此异处千古罕见,只此一处。李仙更觉欣喜,琢磨:「此术看似简单,实则越是简单,用处便越多。得术金光,我保命能耐,自可再强一筹。」
李仙再运「金光」,流光溢彩,上纵二丈八,凌空再运金光,变转身位,灵便至极,妙用极多。
术道施展极耗费气力,李仙连纵数次,无力竭之势,但确微感疲劳,汗水淋漓。李仙暗道:「我气力甚大,数次便微感气力不续,看来术道虽妙,却绝非毫无节制。我且歇息一阵,再琢磨此术细节。」
就地而躺,微风吹拂,甚感畅快。外头风霜不休,碧香水阁盎然如春。景色悠然,有鸟兽轻鸣,有清泉叮咚声响。
气力有续,便开始琢磨「术道·金光」如何与武学结合。残魍枪阴森鬼魅,与金光甚是相悖。但残阳衰血剑数招,如搭配「金光术」,或有不俗表现。
李仙兴致正浓,立即院中舞剑。残阳衰血剑登峰造极,出剑时欲夹容金光术道,以求「武」「术」相融。但见那身影,剑盛朝阳,身如流光。
英姿勃发。暗处温彩裳目光一愕,含笑端凝良久。
[熟练度+1]
[熟练度+1]
……
残阳衰血剑愈渐高深。淬链剑招架势,感悟武道意景,体中天地精华渐有消化。武道缓而稳精进。李仙沉浸其中,不知觉渐到正午。
待回过神来,深感疲乏,扶木而立,腰腿皆酸。连施展「巽风息」恢复体力。李仙暗道:「我适才一套剑法,施展十四次金光术,可谓劳累至极。每施展一次金光术,虽挪身两丈余,却如狂奔十数里般。搭配术道金光,飘闪灵动,虽能勉强胜敌,但我体力耗尽,却也危险矣!真到实战,不可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