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在这种背景下,搞大范围的公平考试,无异于空中楼阁。

结果很可能真如诸葛哲所料,只是为旧势力提供了一个进入朝廷的新渠道。

想通此节,李彻脸上不禁露出无奈之色,轻轻叹了口气:“却是朕考虑不周,脱离实际了。只看到了制度的优越,却忽略了推行它的根基。”

见皇帝并未固执己见,反而从谏如流,诸葛哲与霍端孝都松了口气。

诸葛哲连忙又道:“陛下莫要灰心,此制理念实乃良策,只是需因时制宜......臣以为,或可折中一下。”

“折中?”李彻和霍端孝都看向他。

“正是。”诸葛哲捋了捋胡须,“虽然大庆底层的读书人不多,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来源的人才。”

“一些家道中落的寒门学子、不愿与旧世家同流合污的隐士、乃至散落民间怀才不遇的能人,都是我们可以招揽的对象。”

“我们不必像这册中所规划的那般,从县、府、州一层层筛选上来,那样耗时日久,且底层也无足够生员。”

“我们可以直接跳过基层选拔,面向全国。宣布在帝都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统一考试,也就是陛下所说的‘会试’。”

“考题不必过于高深繁杂,只需有效甄别出滥竽充数之辈,重点考察其基本的学识、逻辑与处理实务的潜力。”

“以此法,先行筛选出一批具备基本素养的可造之材。”

“然后,”诸葛哲继续道,“陛下可亲自主持最终的‘殿试’,不考校其经文背诵,而是通过策问、面谈等方式,进一步考察这些人的眼界、心性、应变之才以及对国事的见解。”

“选中之后,也不必立刻委以高位,可根据其特长分派到各部院或地方担任基层职务,并在实践中加以观察、培养和教导。”

“如此,既能解缺乏底层官员的燃眉之急,也能为朝廷储备一批真正忠心于陛下的未来栋梁!”

李彻听得眼中精光连闪,大为兴奋。

没错,这才是真正适合当下大庆国情的选才之法!

放弃不切实际的‘全民教育’前提,转而利用一次公开的全国性考试,将那些散落在旧体系之外,有心报国却无门的人才挖掘出来。

虽然这些人才的水平可能差一些,但那是小问题,不会可以教嘛。

“好!好一个折中之法!”李彻忍不住赞赏,“卿此言真乃老成谋国之见,就依此议!”

他当即对怀恩吩咐:“怀恩,即刻拟旨,颁布《求贤诏》,昭告天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