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孙元化低声道:「坚壁清野,深沟高垒,耗费银钱实在巨大。」

刚从大同调回的孙传庭摇头叹息:「山陕大旱在即,朝廷不思赈灾,只知加固边墙」

三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疑问——这种要命的策论,钱谦益竟敢取为会元?

人群角落里,一身青布直裰的「朱思明」(崇祯)带着管家打扮的徐启年和两名精壮随从(周遇吉、黄得功),静静听着士子们的议论。

「牛会元说得对!」一个陕西口音的举子对同伴感慨,「大明实是和军户共天下,边军闹饷,天下震动!而边军困苦的根子则在土地被藩王、将门侵占!若按黄宗羲之策,迁陕甘军户入川授田,再徙藩王镇蛮荒……」他压低嗓子,「这倒是一条救急的路子!」

身旁老举人却叹:「策是好策,可钱牧斋敢取,也是真胆气!这哪是取士?分明是替万岁爷扛雷!」

崇祯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却不作声,只是继续移步倾听。

几个江南口音的举子正在激烈争论:

「开征士绅田亩税?还要严查胥吏贪腐?这牛金星是真敢写!」

「不然呢?河南十亩田,七八亩在藩王士绅手里却不纳粮,税赋全压小民肩头!再不整治,遍地烽火!」

「可我江南……」

一提到江南几个江南口音的举子就剩下叹息了。河南的王爷到了江南,这不得吃江南的钱粮?

崇祯听到此处,则是苦苦一笑——这是革命革到自己家了,不是所有人都有「上树」的经历,可以下定革命的决心。

忽然,几个山东口音的举子讨论吸引了崇祯的注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