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黄宗羲……真他娘的有想法!」崇祯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句,嘴角却扯出个笑纹。
他放下卷子,目光扫过殿内。
阁臣黄立极、孙承宗,尚书王在晋、毕自严,这几个老臣都赐了座,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
袁崇焕、孙元化、孙传庭、杨嗣昌这四个新召来还没授官的,则肃立在旁。
崇祯笑了笑,声音不高,却让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今日,咱们就议议这篇策论。」
他朝旁边一摆手:「徐应元,念《置辽三藩以固边圉策》。」
「奴婢遵旨。」徐应元赶紧上前,双手捧起牛金星的卷子,尖着嗓子,一字一句念起来。
殿内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响。
黄立极耷拉着眼皮,手指在袖子里捻着。孙承宗眉头微蹙,像在琢磨。王在晋和毕自严交换了个眼神,又迅速分开。
他们都明白,皇上这不是真要议,是要借这两篇文章,吹他那「崇祯新政」的风!这牛金星和黄宗羲,是摸准了万岁爷的心思,话说到心坎里去了。
如今皇上借着会试、殿试的机会拼命鼓吹,现在又拿这文章来考校袁崇焕他们四个……这是要从里头挑出能干事、肯顺着这条道往下走的!
徐应元念完了,小心地将卷子放回御案。
崇祯没说话,目光在袁崇焕、孙元化、孙传庭、杨嗣昌脸上慢慢扫过。
「你们以为如何?」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别说话,写出来。」
他一挥手,几个小太监立刻搬来四套桌椅,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就摆在文华殿的角落里。
「就在这儿写。」崇祯道。
四人心里都是一紧:皇上这是要考咱们啊!
袁崇焕心里更是翻江倒海。他原本憋着股劲,准备了个「五年平辽」的方略,就等着面圣时陈奏。
可现在看皇上的意思,分明是极中意这「置三藩」之策……
这策……其实可行。辽镇的情况没人比他更清楚。帐面十万兵,能拉出来打仗的,撑死三四万。毛文龙那边,能战的也就几千,加上辽南一些零散兵马,拢共万余精锐顶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