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徐应元。」

「奴婢在!」

「去,」崇祯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传朕口谕:着内阁首辅黄立极、群辅孙承宗、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右侍郎钱谦益、兵部侍郎李邦华、礼科给事中魏照乘、英国公张之极、武清侯李诚铭,即刻至文华殿召对。」

他顿了顿,补充道:「让……肥翁(杨嗣昌)和新科状元牛金星也去。」

「奴婢遵旨!」徐应元不敢怠慢,爬起来躬身退了出去。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只是那饭菜的热气,似乎也凉了几分。

周皇后担忧地看着崇祯:「皇上……」

崇祯摆摆手,脸上又浮起一点笑影:「无妨。你们接着用膳。朕去会会这些……忠臣。」

午后,文华殿。

殿门大敞着,却没什幺风,空气有些闷热。崇祯坐在御座上,手里摇着一把素面折扇,目光在阶下肃立的群臣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站在最末的礼科给事中魏照乘身上。

这魏照乘四十来岁年纪,面皮白净,留着三绺短须,此刻垂手低头,显得颇为恭谨。

「魏卿,」崇祯开口,声音不高,带着点好奇,「廷议之上,你提出要为『填川』藩王恢复护卫之制,朕听着新鲜。说说,你是怎幺想的?」

魏照乘没想到皇帝第一个点自己,心头一紧,连忙出班一步,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西南川黔滇之地,山高林密,土司林立,叛服无常。奢安之乱虽暂平,然余孽未靖,隐患犹存。朝廷若仅以流官、客兵镇守,耗费钱粮无数,且鞭长莫及,难以长治久安。」

他顿了顿,偷眼觑了下皇帝脸色,见崇祯听得认真,并无不悦,胆子大了些,继续道:「《皇明祖训》有云,藩王可设护卫,以屏藩帝室,镇守要害。今陕藩诸王,世受国恩,值此国朝用人之际,若其忠心体国,自愿请缨,移镇川黔险要之地,并准其重建护卫,一则可为朝廷分忧,节省军费;二则藩王世镇,根基深厚,可收震慑宵小、永固边疆之效!此乃一举两得之策,故臣斗胆进言!」

崇祯点点头,不置可否,目光转向其他人:「诸卿以为如何?」

黄立极身为首辅,率先出列,眉头紧锁:「陛下!藩王掌兵,乃国朝大忌!自靖难之后,朝廷削藩之策行之百年,方有今日之安。若贸然重启护卫之制,恐启藩王觊觎之心,重蹈汉之七国、唐之藩镇覆辙!臣以为,万万不可!」

王在晋立刻跟上,声音洪亮:「黄阁老所言极是!兵权乃社稷根本,岂可轻授藩王?川黔之事,当以朝廷经制之兵剿抚并用,徐徐图之,岂能行此饮鸩止渴之策!」

毕自严也沉声道:「户部艰难,人所共知。然藩王若拥兵自重,其耗费必远超朝廷经制之兵!且一旦尾大不掉,后患无穷!臣附议黄、王二公之言!」

帝党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

崇祯的目光转向了钱谦益、李邦华等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