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为此,朕已决意,并已下达旨意!」崇祯目光扫视全场,宣布了他的第一步行动,「御前亲军四千精兵,明日便开赴天津卫!汇合天津、登莱水师战舰,即刻扬帆东渡,直趋朝鲜王京汉城!」

「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和建奴野战,而是『护驾』!是将朝鲜国王李倧,及其宗室、重臣,一个不少地,『请』到江华岛上去!在那里,朕的御前军将会同朝鲜军民,依托海岛地利,紧急构筑棱堡炮台,以为持久抗虏之根本!」

底下的钱谦益、李邦华等东林出身的大臣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这「护驾」、「请上岛」、占岛筑垒……这套路怎幺听着那幺耳熟?这不就是兵部尚书王在晋之前提出的「保王、守岛、援朝抗奴」三策吗?闹了半天,这策略根子就在皇上这儿!王本兵只是个传声筒!

崇祯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鼓动性:「朝鲜军民看到他们的国王、大臣并未弃国远遁,而是在江华岛上与他们同甘共苦,誓死抗虏!必然士气大振,前赴后继,与建奴周旋到底!如此,方能将建奴主力牢牢拖在朝鲜的泥潭之中!」

「待朕看到朝鲜军民确已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证明其确有自救之志,值得我大明大力援助之时……」崇祯声音拖长,目光变得深邃,「我天朝再发大兵,大举援朝,方能事半功倍,真正救朝鲜于倒悬,并予建奴致命一击!」

他这话一说完,首辅黄立极立刻出班,高声赞道:「陛下圣明!深谋远虑,老成谋国!此策既全藩属之义,又保社稷之实,臣黄立极,叹服!」这「献忠」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英国公张之极也赶紧跟上,声音洪亮:「陛下圣明!臣张之极附议!此乃万全之策!」这位「张献忠」也不甘人后。

兵部尚书王在晋、户部尚书毕自严也相继表示支持。王在晋是策略提出者(至少明面上是),自然支持。毕自严则听到目前只动四千兵,户部压力不大,也稍感安心。

孙承宗却从皇帝的话里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关键的「活话」。他立刻抓住机会,追问确认:「陛下之意是,只要朝鲜军民展现出前赴后继、誓死抗虏的决心,我大明便一定会派出数万大军,跨海援朝?」

崇祯肯定地点点头:「那是自然!朕金口玉言,岂会失信于藩邦?然……」

他来了个大大的转折,目光投向了户部尚书毕自严,眉头微蹙,仿佛遇到了天大的难题:「然则,这数万大军跨海东征,人吃马嚼,军械粮秣,一年耗费恐以百万计!这巨额兵费……毕先生,户部有何筹措良策?」

毕自严一听,头皮发麻,立刻出列,开始了他的经典曲目「必哭穷」:「回陛下!户部……没钱!实在没钱啊!如今九边欠饷如山,陕西旱情未解,迁藩、市舶、清田诸事方才起步,处处要钱!若再加征『援朝饷』,臣恐……臣恐民力已竭,哗变在即啊!」他一边说,一边偷偷擡眼觑了下崇祯,那意思很明显:内帑……皇上您的内帑是不是……

崇祯立刻摆手,断然道:「朝鲜有难,也不好能动用朕的内帑朕发兵四千,跨海护驾,对朝鲜君臣已是恩重如山!若这数万大军的开销还要朕的内帑来出,这恩情……这恩情债可就太大了!你让朝鲜怎幺还?若是还不上,岂不是要置朝鲜君臣军民于不义之地?朕……朕于心何忍啊!」他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的在替朝鲜担忧。

孙承宗也被这「钱」字难住了,皱眉道:「陛下,朝鲜国贫民穷,历经战火,自身尚且难保,焉有余财支付这巨额兵费?」

崇祯似乎早就等着这句话,他微微一笑,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了礼部右侍郎钱谦益身上,语气轻松得像在拉家常:「钱先生,朝鲜没钱,可我大明有得是豪商巨贾啊!东南之地,富甲天下。钱侍郎,你说,若是朝廷出面,让东南的富户们『借』些银子给朝鲜抗奴,他们……可愿意?」

钱谦益一听,脸都快皱成苦瓜了。让他去跟那帮精明似鬼的东南豪绅说,借钱给朝不保夕的朝鲜打仗?这简直是与虎谋皮!他硬着头皮回道:「陛下……此事恐怕……恐怕艰难。东南商贾,虽家资丰厚,然……借贷之事,须有抵押,讲求回报。借钱给朝鲜,怕是……有借无还啊!」

崇祯闻言,哈哈大笑,仿佛听到了什幺有趣的事情:「钱侍郎此言差矣!朝鲜再穷,也有三千里江山,千百万丁口,山河湖海,林木矿产,岂能一无所有?怎幺会还不上区几百万两银子?」

钱谦益心里叫苦不迭,只得继续苦笑:「陛下,非是臣妄自菲薄……即便将朝鲜三千里江山都折价卖了,恐怕……恐怕也凑不出几百万现银啊……」

崇祯收起了笑容,意味深长地看着钱谦益,缓缓问道:「钱侍郎,你怎幺知道把朝鲜折价卖了不值钱?莫非……你帮朝鲜李王,卖过国吗?」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