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爵位……唉,说来惭愧,没尺寸之功啊!皇爷登基以来,最恨的就是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官儿、勋贵!他空顶个伯爷名头,没给皇爷驱驰过一回,没朝敌人放过一箭!无功便是过!长此以往……唉,咱家在,还能看顾,咱家要哪天没了,他可怎幺立足?」
这番话听着像是家宅里的烦难,长辈的忧心。刘应坤听着,腰杆稍稍松快些,以为是寻常家务。
突然,魏忠贤像是给自己提了口气,猛地坐直了。
「不过!眼下就有个天大的机会!泼天的富贵功名,摆在眼前!」
他声气提了起来:「依万岁爷的意思,这回以打促和……袁抚台管『和』,咱家管『打』。打,就要出兵,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咱家就想……得让良卿趁这机会,挣点军功,往后也好有个倚仗。」
「军功?」刘应坤小心搭话。
「对!军功!」魏忠贤斩钉截铁,「只有沙场上真刀真枪挣来的功名,才堵得住天下人的嘴!」
「应坤,你办事稳当,这事你得替咱家筹划周全。」魏忠贤眼光像钩子,钉在刘应坤脸上,「你即刻拟个章程。此番出兵草原,威吓插汉部,不必大打,但阵仗、声势要做足!得让虎墩兔那老小子知道疼,知道怕!更要紧的是……」
魏忠贤压低声,身子往前凑了凑:「……得安排几场小仗,得让咱家那侄儿,有『斩获』鞑子首级,立下实打实战功的机会!明白幺?场面要好看,功劳得落在他头上!」
刘应坤眼珠一转,心里立刻雪亮——这是要借国事给自家人贴金!这路数他熟!
「祖爷放心!小的明白!」刘应坤脸上堆起笑,脑子转得飞快,「依小的看,可从大同总兵李家、副总兵麻家,还有宣府参将王通那儿,抽调各家精锐家丁。再合上小的手下净军儿郎,凑齐万把精骑火铳手,不难!」
「出兵不图深入,就在边墙外头,找那插汉部零散营盘,挑那些看着硬、实则软的捏,狠狠敲打几回!把阵势拉开,锣鼓敲响,让肃宁伯爷领着选好的锐卒,冲在前头……这斩首夺旗的功劳,不就稳稳落在伯爷身上了?」
魏忠贤听着,脸上那层冻油似的僵硬化开些,露出点「欣慰」:「嗯……听着还妥当。李家、麻家、王通……都是懂事的。这事,你就以咱家名义去协调。拟个详尽的方略,兵力、粮饷、进兵路线,都要写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