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小的遵命!」刘应坤赶紧应下。

「还有,」魏忠贤手指敲敲桌面,「这方略,你替咱家起草一份密揭,细细说明此番『以打促和』的谋划,呈报万岁爷。要写得冠冕堂皇,一切为了皇爷的边略,为了大明江山!」

「写好了,你亲自跑一趟京师,面呈皇爷!务必亲手送到御前!」魏忠贤盯着他,「送完密揭,你去见良卿,把大同这边的『好机会』原原本本告诉他,让他立马上《请战疏》,然后你就把他,连他府里养的那帮吃闲饭的家丁,都安安稳稳带来大同!咱家要送他一场大功!」

刘应坤心领神会,这是让他去当说客兼保镖,哄那位爷来边关「立功」。他立刻躬身:「祖爷深谋远虑!小的定把事办得漂亮!让伯爷风风光光来,建功立业回!」

「好!快去!」魏忠贤挥挥手。

刘应坤躬身退下,脚步轻快地去起草方略密揭了。

……

数日后,京师,干清宫东暖阁。

崇祯皇帝穿着一身宽松道袍,坐在炕上,听风尘仆仆的刘应坤跪在面前禀报。

刘应坤小心翼翼,将大同情形,尤其是插汉部林丹汗「外强中干,部众困窘,却仍端着蒙古共主空架子」的状貌细细说了。

崇祯闻言,轻笑插话:「由他拿架子!虚名耳。眼下最要紧,是拉住他,纵使不能为我所用,只要不倒向建奴,在北边牵制黄台吉,便是大功。」

「陛下圣明!」刘应坤忙叩首,呈上魏忠贤密揭,「此乃魏公公与奴婢等议定『以打促和』方略,恭请皇上御览。」

崇祯接过王承恩转呈的密揭,快速扫过,看到「抽调宣大精锐家丁及净军万余,择机出塞,慑之以威,寻机薄惩,以助招抚」等语,脸上看不出喜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