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137章 郑一官,福王,轮到你们俩了!(求追订)

崇祯元年五月末,北京城热得像个蒸笼。干清宫西暖阁里,窗户支棱着,却没半点风进来。角落搁着盛冰的大铜盆,丝丝地冒着凉气,才让人稍微好受点。

崇祯皇帝朱由检只穿了件薄薄的绛纱袍,袖子挽到胳膊肘,正趴在御案上批奏章。脑门子上全是汗珠子,他也顾不上擦一下。

翰林院修撰、帮着管京营的牛金星,还有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的徐应元,两人大气不敢出,垂着手在旁边站着。

御案上头,最显眼的就是两份加急文书。

一份是从大同来的,魏忠贤请罪兼报功的折子。字写得有些潦草,透着股又恨又怕的劲儿,把他侄儿魏良卿的死,写得那叫一个忠烈,简直成了塞外大捷的头一份功臣。

另一份是袁崇焕的密信,仔细说了打完之后的情形。林丹汗吓破了胆,跑远了,可后金那边的希福、范文程几个人,还在蒙古人的帐篷里进进出出。袁崇焕请示,下一步该怎幺办,是接着打还是招抚,要是招抚,该开个什幺价钱。

崇祯先把魏忠贤的折子拿起来,细细看了两遍,手指头在「力战殉国」四个字上敲了敲:「徐伴伴。」

「皇爷。」徐应元赶紧应声。

「良卿这小子,」崇祯开了口,「平日里是跋扈了些,脑子也不清醒,自己找死。可他终究是死在了阵前,没丢咱大明的脸。这个忠烈之名,得给他坐实了。」

徐应元哪能不明白意思,忙弯下腰说:「陛下圣明。肃宁伯……确是勇烈可嘉。」

「追封肃宁侯,谥号就用『勇毅』。」崇祯接着说道,「一应丧葬仪式,都照着侯爵的最高规格办,风光大葬……这事关乎抚恤功臣,激励士气,不用经过部里议论了,特旨办理。」

他停了一下,又说:「魏大伴那边,赏些银元宝、绸缎帛匹,嘉奖他督军有功,顾国忘家。李怀信、麻承恩、刘应坤,还有那些有功的将士,让兵部赶紧议功行赏。」

「奴婢遵旨。」徐应元应道。

崇祯替魏良卿的事拍了板,稍顿了一顿,声音压低了:「另外,你再替朕拟一道手诏,用匣子封好,六百里加急,直接送给魏大伴本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