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两党合作, 搁置争议,联手欺君(第二更)
崇祯二年的七月十五,天还没亮透,紫禁城的东阁里就已经坐满了人。
首辅黄立极坐在上首,眼皮耷拉着,像是没睡醒。底下,六部的堂官,各衙门的勋戚,科道的言官,黑压压一片。空气里飘着檀香味,可压不住那股子沉闷。
今天要廷议的问题,可真是少有的能让朝廷中的两党都一致的当然是一致反对!
没错,就是反对!
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办团练办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那等人物。但是吧那些没有当上「国藩」、「鸿章」、「宗棠」,而是承担了代价的士大夫们,可就不赞成了。
况且,现在长城防线看着还牢靠,建奴都还没来呢,办团练,是不是早了些?
当然了,早办晚办不是问题,问题是办团练的代价谁来付?
徐应元缩在东阁外的角落里,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他是司礼监的秉笔,兼着东厂的提督,今儿个的廷议,皇爷让他来听着。
黄立极清了清嗓子,开口了,声音干巴巴的。他把皇上的意思说了,就是要在北直隶八府办团练,让士绅们出钱出力,保境安民。他说如今建奴在大宁扎了根,京畿防务吃紧,官军不够用,得靠百姓自保。
话还没说完,底下就起了骚动。
钱谦益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是礼部侍郎,东林党里的清流领袖。他袖子一甩,引经据典,从唐朝的藩镇说到本朝的祖制,说这兵权是朝廷的根本,怎幺能下放到地方?还说这是「与民争利」,是「驱民为盗」。
顺天巡抚李邦华立刻接上话茬。他原是兵部侍郎,最近才转到顺天巡抚任上,北直八府之中,顺天、永平二府都归他管。所以今儿的廷议,也把他叫来了——毕竟顺天八府中,就这两个府挨着长城,要办团练,当然是这二府最关键。
他一张口就说北直隶这几年收成不好,百姓肚子都吃不饱,再加派团练饷,非逼出民变不可。他话说得重,脸上是一副为民请命的忠直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