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陛下,办团练,核心在『粮饷』,根基在『人心』。」他话说得不快,字字清晰,「欲筹粮饷,则必触动乡绅利益;欲整人心,则需破除地方积弊。老臣若出面,乡梓故旧遍布八府,人情关说,必如潮涌而至。」

他微微摇头:「应之,则法令废弛;却之,则怨谤丛生。老臣年迈体衰,恐无此铁腕,亦不愿见桑梓因老臣而离心离德。届时,非但不能巩固京畿,反可能滋生内乱。此其一也。」

他稍停,继续道:「其二,团练乃非常之制,需年富力强、锐意进取之臣,亲赴州县,督导核查,非雷厉风行不能为。老臣垂暮,精力已衰,实难当此奔波繁剧之任。若安居庙堂而遥制,必致下情壅塞,事倍功半。老臣非是惜身,实恐误国。恳请陛下,另择贤能。」

崇祯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什幺失望。

孙承宗的推辞,在他意料之中。而要在北直隶全面铺开团练,阻力的确不小……毕竟,建奴刀子还没架到各人脖子上,谁肯轻易出血?

可当刀子砍上来的时候,再办团练还来得及吗?恐怕是来不及了!建奴不是太平天国,他们的刀子更快,攻势更猛,一旦发动,就不给团练慢慢成长的机会。

他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语气已然不同:「先生老成谋国,言之有理。是朕……心急了点。」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像是有了决断:「全面推开既然阻力重重,那就先试点。北直隶八府,顺天、永平最处前沿,建奴威胁最迫,士绅保家产之心,也应最切。就在此二府,先行试办团练!」

黄立极和王在晋,几乎同时暗暗松了口气。皇上肯退这一步,事情就好办多了。

「至于这总理顺天、永平二府团练的人选……」崇祯的目光再次扫过三人,最后定在王在晋身上,「王卿,你是兵部尚书,熟知戎政。大名知府卢象升,朕闻其名,任事如何?」

王在晋一怔,随即答道:「回陛下,卢象升任大名知府以来,勤勉任事,地方吏治民风,皆有起色。确是一员干才。」

「嗯。」崇祯点点头——卢象升有办团练的经验(上辈子有),其实是真正的首选。「传旨,召卢象升即刻进京陛见。朕,要亲自问他的话!」

塞北草原上,大宁城经过一番修缮,总算有了点城池的模样,只是空气里总弥漫着一股散不去的紧张。

城北边划出一大块空地,临时搭起些工棚。几座炉子生起了火,黑烟一股股往上冒。掳来的汉人工匠和蒙古奴工,默不作声地搬运土石木料,眼神麻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