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29章 流寇扎根,王爷动迁(今日第五更!求收藏,求订阅!)

崇祯三年的秋天,风里带着股透骨的凉意。可河套地界的天鹅坡下,却是一片难得的金黄景象。

这地方原是以前明军的一个老屯堡旧址,土墙早被风沙啃得豁牙漏齿,但架子还在。堡子外头,是大片大片的麦田,一直铺到黄河边。地肥得流油,虽说种得有些胡乱,高一块低一块的,可架不住底子好。几条不知哪个年月开凿的老水渠,引着浑浊的黄河水,慢悠悠地淌进田里。就靠着这点水,哪怕北边旱得地都裂了缝,这儿的春小麦还是长得喜人,穗头沉甸甸地弯着,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田里头热闹得很。成千上万的汉子,有高迎祥的老营兵,更多的是刚从陕北逃荒来的流民,都卷着裤腿,挥着镰刀,抢收麦子。汗水顺着黑红的脊梁往下淌,可人人脸上都带着活气。吆喝声,镰刀割断麦秆的唰唰声,混成一片。

高迎祥没穿了件粗布袍子,和囊囊大福晋娜木钟并肩在田埂上走着。娜木钟的汉人衣裳已经有些紧巴了,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护着微微隆起的小腹——那里正怀着高迎祥的种。她的眉眼比往日柔和了些,可那股子草原贵女的劲儿没散。

远处河边,还能看见她带来的蒙古牧民,骑着马,赶着成群的牛羊在游荡。这边是抢收麦子的汉人流民,那边是逐水草而居的蒙古牧民,两支被世道逼到绝路的「丧家之犬」,就在这塞上水滨,别扭又顽强地扎下根,相互靠着取暖。

「看这麦子,」高迎祥弯腰掐下一个麦穗,在手里搓了搓,吹掉麦壳,露出饱满的麦粒,「今年冬天,弟兄们能吃上几顿白面馍了。」

娜木钟看着眼前无边的金黄,点了点头:「有了根,才能长出力气。比在草原上飘着强。」

正说着,忽见远处土路上一阵烟尘扬起。一伙人,约莫十几骑,护着后面黑压压一片蹒跚的人影,朝着屯堡过来。走在最前面的那十几骑突然打马加速,旋风般冲到近前。

为首一人滚鞍下马,身形彪悍,一脸虬髯,正是八大王张献忠。他几步赶到高迎祥和娜木钟面前,抱拳行礼,嗓门洪亮,带着浓重的陕北口音:

「闯王!嫂子!额回来咧!」

他指着身后那群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流民,「又带来几千张嘴!都是从陕北那活地狱里爬出来的!那贼老天,八个月没见一滴雨,地里的苗早他娘的焦了!树皮都啃光了,听说……听说都开始人吃人了!」

张献忠喘了口粗气,脸上又是愤恨又是兴奋:「崇祯那小皇帝就知道跟鞑子较劲,哪管百姓死活?催粮的衙役比阎王还凶!照这幺下去,不光陕西,山西、河南西边,全都得乱套!」

他凑近一步,压低了些声音,却更显狠厉:「闯王,额看咧,这是天赐的良机!咱们就在这河套好生经营,积攒力气。等火候到了,就从这里杀出去,先取陕北,再夺他娘的关中!到时候……」

高迎祥一直静静听着,这时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平淡地扔出个消息:「八大王,你来得正好。陕西巡抚洪承畴,又派人递话来了。」

张献忠眼睛一瞪:「啥话?莫非又要招安?可去他娘的吧!信不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