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崇祯声音沉了下来,他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大明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西北,「诸位爱卿可曾想过,我大明为何要在陕西、山西养着几十万边军?以致今日『军民争粮』,尾大不掉?」
众人面面相觑。
「防的是谁?」崇祯自问自答,手指在河套和土默特川一圈,「防的是河套的『套匪』!防的是土默特川的蒙古人!」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可如今呢?盘踞河套多年的鄂尔多斯万户,据说已被高迎祥、囊囊大福晋给铲平了!」这「据说」,已有七八成真。
「若孙传庭此次能一举收复土默特川!」崇祯的声音带着对未来的期许,「那我大明北疆的态势,将彻底改变!」
他越说越快,思路清晰:
「届时,便可大幅缩减榆林、宁夏、山西等镇的兵力!卸下这些耗粮耗饷的大包袱,从根本上解决『军民争粮』!」
「精简出来的边军,一部分最精锐的,或调充昌平镇,加强京畿防务;另一部分,前出到水草丰美的土默特川屯田戍守,把那片地,从负担变成资产!」
「剩下的,或南调云贵,作为『填川藩王』的护卫,替朝廷压服不恭的土司!」
「另外,」崇祯思索着道,「朕还可招安高迎祥、囊囊大福晋,许他们在河套安居。如此,西北两大心腹之患,或可一举消弭!」
暖阁里死一般寂静。
所有人都被皇帝这番宏大的构想惊呆了。这已不是简单的赈灾或军事行动,这是要重构整个北方的格局!要把战线大大前推,甚至有意将漠南蒙古纳入管辖。气魄之大,思虑之深,远超他们的想像。
崇祯看着目瞪口呆的臣子们,缓缓坐回炕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如此,方为真正的『以战代赈』。」
大同镇城外,又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