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战代赈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
孙承宗花白的眉毛一抖,身子挺直了,声音有点颤:「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崇祯点了点头。
「陛下!」孙承宗的声音高了起来,「朝鲜事我大明二百余年,忠心不贰,是东面的藩篱!昔日倭乱,我朝不惜国力,血战援救,才保下他的宗庙!如今建奴大举入寇,这是要灭国啊!若我天朝坐视不管,天下藩国会如何看?而建奴若得了朝鲜的土地人口,实力大增,将来必成大患!」
他越说越急:「何况如今我大明已能挫败建奴,正该乘此机会,大举援朝!只要黄台吉在朝鲜抢不到粮食丁口,明年春天,建奴国内乏粮,必生内乱!」
孙承宗的话在理,但这险冒得太大。崇祯的眉头皱了起来。
王在晋沉不住气了。他是兵部尚书,知道调兵遣将的难处。他冲孙承宗拱拱手,话很直接:「孙先生忧国忧民,心昭日月。可眼下是深秋,眼看就是寒冬!辽东湾要结冰,风大浪急,后勤艰难。朝鲜冬天也冷,我军进去,天寒地冻,补给跟不上,这仗不好打!」
他刚说完,杨嗣昌就接上了。杨嗣昌年纪轻,算帐精,说话慢条斯理,却更戳心窝:「就算不计损耗,硬把几万兵马送到朝鲜,又能如何?八旗这次是饿红了眼去抢食的,凶悍异常。我军劳师远征,在人生地不熟的朝鲜腹地,与这等困兽决战……胜算能有多大?若有不测,九边精锐折在海外,京师震动,天下动摇!孙先生,这不是救藩属,是在赌国运!」
这话说得重。孙承宗脸色一沉,想反驳,却一时说不出话。王在晋和杨嗣昌的话也在理,他的策略赌性确实大了些。可眼睁睁看着黄台吉在朝鲜抢掠,他心有不甘。
崇祯一直听着,脸上没什幺表情。等他们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轻轻咳了一声。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孙先生,」崇祯看着孙承宗,语气平和,「您老的心,朕明白。不过朕有更好的法子。」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起来:「他黄台吉不是去打朝鲜吗?好,让他去打!他打他的朝鲜,朕打朕的漠南!咱们各打各的,看谁先撑不住!」
「陛下圣明!」王在晋第一个反应过来,眼睛一亮。杨嗣昌也点着头。这才是跳出困局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