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新秩序,赏与罚
腊月里的西安城,比北京更干更冷。风卷着黄土,漫天的昏黄。
王府银安殿里,却是另一番光景。金碧辉煌,薰香袅袅。
周王朱恭枵坐在主位,高大的身子裹着亲王蟒袍,一脸大胡子看着特别凶。左手边坐着户部侍郎倪元璐,瘦削,严肃。右手边是陕西巡抚洪承畴,穿着二品锦鸡补子,一对三角眼也透着狠劲儿。
下头两边,坐满了人。都是陕西地面的朱家宗室。有郡王,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还有一堆中尉。个个穿着礼服,脸上却神色各异。有惶恐的,有不忿的,更多是低着头,不知想啥。
殿里静得吓人,只听见炭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大家都知道,周王这次从北京来,带着尚方宝剑,还挂着「大宗正」的名头,不是来串亲戚的。陕北饿殍遍野的消息,早就传进了这深宅大院。
周王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有点回响。
「诸位宗亲,」他开口了,声音特威严,「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血脉相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如今陕西的情形,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潼关之外,易子而食。榆林边镇,军户溃散。这是天灾,更是人祸。皇上在京师,夙夜忧叹,我等朱家子孙,岂能安坐在这高墙之内,锦衣玉食,眼睁睁看着大明的子民,大明的江山,就这幺垮下去?」
没人接话。几个老郡王眼皮耷拉着,像睡着了。
周王身子微微前倾:「皇上派本王来,不光是赈灾。是要试行新政,给陕西,也给天下,找一条活路。」
他拿起桌上那本明黄的《粮票章程》。
「这章程,就是活路。但路要人走,粮要人出。」他声音沉了下去,「陕西的粮,在哪里?在官仓吗?官仓早就空了。在百姓家里吗?百姓锅里都没米了。得让有钱的富户出.而要让富户出粮,我们姓朱的就要带头!秦王已经说了,秦藩下面所有庄子里的存粮,都归本王支配!你们也要有粮出粮,有力出力这样,别的富户才会跟,大明,才会好!」
他目光陡然锐利,盯住下面一个穿着四爪蟒袍的胖老头。
「永寿王兄,您府上的庄子,今年收成不错吧?」
永寿郡王朱存机,是秦藩底下数一数二的富户。他闻言擡起头,皮笑肉不笑:「托皇上的福,还过得去。不过,也仅够府上开销,还要养着那幺多宗室子弟,难啊。」
「难?」周王冷笑一声,「比外面那些饿死的军户还难?」
永寿王脸色一变:「周王,你这是什幺意思?祖宗规矩,藩王不得干预地方民政!你虽是钦差,也不能……」
「祖宗规矩?」周王猛地打断他,声音提高,「《皇明祖训》你到底认真看过没有?太祖爷分封我等亲王乃是为了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本王封旨来陕赈灾,就是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请记住 101 超便捷,?????????s??.???随时看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永寿郡王一脸难以置信——这《皇明祖训》上真有这话?藩王还能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周王也不理他,只是「啪」一声把章程拍在桌上:「今日请诸位来,不是商量,是告知!所有秦藩所属王庄、郡王府、将军府,存粮一律登记造册!王府存粮不得超过百石,将军府不得过十石!余粮,全部由本王带来的钦差公署统一调配,用于赈灾、平抑粮价!」
这话像块巨石砸进水里,殿里顿时炸了锅。
「这怎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