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挺好挺好!”快嘴笑著应著,跟人聊起南方的见闻,“南方那高楼,比咱村的老槐树还高,几十层呢!马路上全是汽车,自行车都排著队走!还有那工厂,一眼望不到头,里面全是机器,一天能生產几百件衣服……”

村民们听得眼睛都直了,纷纷问:“那南方真有那么好?你赚了不少吧?”

快嘴笑著敷衍了几句。

聊著聊著,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北,远远就看到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红砖墙,玻璃窗,四周还砌著两米多高的院墙,看著就气派。

快嘴想起媳妇说的话,知道这是李哲家新建的房子,心里不禁有些惊讶:娘嘞,这院子可真大,在村里也算独一份了。

他继续往前走,越走越震惊——原本空旷的土地上,如今布满了大棚地基,有的刚挖好大坑,有的已经砌起了厚厚的土墙,还有的用竹竿搭起了架子,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快嘴抬头一看,只见六台黄色的挖掘机正在施工,机械臂挥舞著,场面壮观得很。

“娘嘞……”快嘴惊得差点张大嘴巴,这挖掘机他在南方只见过一两台一起工作,没想到村里居然有六台!

他走了一路,跟不少干活的村民聊天,大家嘴里说的全是李哲和蔬菜大棚,说李哲有本事,跟著他干能赚钱,以后村里还要建种植园区,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快嘴越听越好奇,不知不觉又走到了四季青公司的食堂门口。

这食堂比他昨晚看到的更气派,门口还掛著“四季青公司员工食堂”的牌子,里面隱约传来做饭的声音,规模真的赶上南方的小工厂了。

就在快嘴愣神的时候,不远处的土路上开过来一辆白色小轿车。

车子平稳地停在食堂门口,车门打开,一个穿著白衬衫、西裤和黑皮鞋的年轻人走了下来——他身姿挺拔,腰里挎著一个黑色的寻呼机,手里提著公文包,气质干练又沉稳。

快嘴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却又不敢认——这穿著打扮,这气度,怎么看都像南方那些工厂的老板,哪像村里的农民?

……

大食堂里满是饭菜的香气,二十多名新招的员工围著长条木桌吃饭,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今天的大锅菜油汪汪的,肥瘦相间的肉块燉得软烂,粉条吸满了肉汁,豆腐和白菜也燉得入味,旁边的竹筐里堆著雪白的白面馒头,还有一大桶飘著蛋的清汤。

“这饭菜真解馋!比家里过年吃得都好!”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手里攥著四个馒头,大口往嘴里扒拉著菜,嘴角沾了油也不在意。

他以前在家顿顿都是玉米糊糊配咸菜,自从进了四季青公司,天天能吃白面馒头,隔三差五还有肉,不到半个月就胖了好几斤。

旁边的小伙子吃得更快,一碗菜很快见了底,他端著空碗快步走到窗口,对著里面的李酒缸笑著喊:“酒缸叔,再给我打一碗菜,多来点肉!”

“你这小子,饭量可真不小!”李酒缸笑著接过碗,满满舀了一勺菜,还特意多添了两块肉,“慢点吃,別噎著,锅里还有呢,管够!”

小伙子端著碗回到座位,刚坐下就听到有人感慨:“跟著李老板干就是好,不光工资高,连饭都这么香。我以前在镇上工地干活,顿顿都是干硬的窝头,哪有这待遇!”眾人纷纷点头附和,眼里满是满足。

隔壁的小食堂里。

李哲、老李、朱益民和金百万围坐在一张方桌旁,面前同样摆著大锅菜和馒头,只是吃得慢些,时不时停下话来討论事情。

李哲喝了口汤,看向三人:“现在到了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候,公司最近事多,大家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別藏著掖著,及时跟我说。”

金百万放下筷子,抹了抹嘴,率先开口:“老弟,还真有件事得跟你念叨念叨。现在跟著咱们种大棚的人越来越多,这化肥的用量可比种庄稼多多了。

我去镇上供销社问了,他们说最近库存紧张,怕是供不上咱们的需求,尤其是优质的复合肥,更是紧缺。”

李哲放下碗,想了想说道:“这个好办。二姐那边刚拿到一批出口苏联的罐头订单,咱们跟外贸公司结算的时候,可以从外贸公司换一批化肥,质量不比供销社差。”

“这主意好!”金百万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化肥短缺的问题,还能拉近跟种植户的关係。”

老李在一旁听著,也插了句嘴:“要不我提前去跟种植户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谁想从咱们这儿买化肥,统计个数量,省得到时候不够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