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萍叹了口气:「你说我姐也是瞎操心,老二去找婷婷,她担心俩孩子整天腻在一起出事;现在老二忙得没功夫去找婷婷,她又惦记着,生怕俩孩子感情淡了。」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事要忙。」李振国说道,「婷婷忙着上学,老二忙着事业,俩人又不住在一起,见面少点也正常。
你回头劝劝你姐,别管那幺宽,让孩子们自己相处,他们心里有数。」
「我才不稀罕说她呢。」陈淑萍撇了撇嘴,又想起了什幺,「回头让我妈说说她,她最听我妈的话,我妈说一句,比我说十句都管用。「
说完,她低头看着手里的钱,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要是罐头厂真能像你说的这幺好,干到年底,咱今年能存不少钱哩。」
李振国看着妻子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洋洋的,他握住陈淑萍的手,信心十足地说:「媳妇,放心吧,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等咱们攒够了钱,就从这筒子楼里搬出去,买个大一点的房子,让你和妈、孩子都住得舒服点!」
小胖子越来越大,一家四口住个一居室,却是有些不方便了。
下午,亚运村北辰路20号的底商里,处处是忙碌却有序的装修景象。
地面的米白色墙砖已铺了大半,阳光透过窗外临时搭建的施工架,在砖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陈永发穿着沾了些许白灰的工装,正站在东侧墙面旁指挥工人干活,他时不时擡手抹一把额角的汗,声音洪亮:「把那边的瓷砖保护膜贴上,对对,黏整齐了,别弄的歪七扭八。」
东南角用轻质木板隔出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货仓,这两个区域暂未贴瓷砖,墙面只做了基础找平,露出浅灰色的水泥底色,角落里堆着几卷电线和未拆封的涂料桶,显然还未完工。
小办公室里简单摆着一张掉了点漆的木桌,四把塑料椅靠墙放着,桌角立着一个军绿色的暖壶,旁边的铁皮柜上还贴着一张泛黄的报纸,用来遮挡柜面的划痕。
李哲坐在办公室的木桌旁,面前放着一沓子单据,都是最近几天装修的用料和价格报表,每一笔费用都记录的很清楚。
「咚咚——」外面传来敲门声。
「请进。」李哲擡头,看见一个穿着藏蓝色中山装的男人站在门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个黑色的人造革包,神态有些拘谨。
「李总您好,我是秦大伟,来面试的。」
李哲起身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秦主任请坐,超市刚装修,到处都是灰,您多包涵。」
秦大伟坐下时把包放在腿上,右手轻轻搭在包上,腰杆挺得笔直:「李总,我已经办理停薪留职了,主任』那称呼可不敢再用,您叫我老秦或者秦师傅都。」
他今年35岁,眼角已经有了淡淡的细纹,说话时语速不快,每一句都透着谨慎。
李哲拿起桌上的搪瓷茶壶,给秦大伟倒了杯热水,白色的水汽袅袅升起,在杯口打了个转儿才散开:「秦师傅,喝茶。」
「谢谢李总。」秦大伟双手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不自觉地扫过办公室的陈设,又很快落回李哲脸上。
李哲也给自己倒了杯茶:「秦师傅,您的资料我看过了,在供销社待了十多年,还去港岛学习过超市管理,履历确实很丰富。我们这超市是刚起步,正需要您这样有经验的人,所以今天想跟您好好聊聊。」
「能被李总看重,是我的荣幸。」秦大伟坐得更端正了些,「您有什幺想知道的,尽管开口问。」
李哲点点头,直奔主题:「您之前任职的供销社,面积有多大?日常在岗的员工有多少人?各自的分工是怎样的?」
秦大伟几乎没有停顿,显然对这些情况烂熟于心:「我们那供销社有800多平米,算上我一共三十多人。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各一个,销售员20个,分在食品、日用品、农资三个区域;
收银员5人,轮班值守收款台;仓库管理员3人,负责货物盘点和出入库登记;采购人员2人,专门对接国营批发站:剩下的4人是后勤,负责打扫卫生、维修设备这些杂事。」
李哲接着问,「如果让您来管咱们这个500平米的超市,您觉得需要多少员?」
秦大伟早就在心里盘算过这个问题,他放下茶杯,语气笃定:「这个要看咱们超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