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以我目前的了解,咱们超市定位中高端,得靠服务留客,不能太精简人手。

我建议:经理、副经理、会计、出纳各一人;收银员四到五个,避免高峰排队;仓库管理员两个;采购专员一个,专门对接货源;后勤四人。

再配几个导购员,帮客人找商品、介绍活动。这样人手宽裕,服务能跟上。」

李哲听完点点头:「您说的跟我想的一样,咱们不缺那点人工成本,缺的是能让客户满意的服务。」

秦大伟松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着包带:「李总,我也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现在市面上大多是供销社、百货商店,超市这模式虽然新颖,能吸引不少人来尝鲜,但要想留住客户,还得靠商品和价格。

我想知道,咱们超市的优势在哪儿?是有别人没有的商品,还是价格能更便宜?」

这个问题李哲早就想过,他笑了笑:「您问得很实在。论货源渠道,咱们跟供销社比没太大优势。但要说独有的商品,还真有一样反季节蔬菜。「

他顿了顿,看着秦大伟诧异的眼神,继续说道:「我在廊坊大营村种了几百亩半地下式蔬菜大棚,哪怕冬天零下十几度,也能种出黄瓜、西红柿、青椒这些蔬菜。到时候超市里能随时供应新鲜蔬菜,这算不算个优势?」

秦大伟眼睛一亮,身体不自觉地往前凑了凑:「李总,您说的是真的?那可太有优势了!冬天能吃到新鲜蔬菜,能吸引不少客来逛。这绝对是个引流的好办法!」

李哲话锋一转,「引流是肯定的,但反季节蔬菜的利润不会太高,甚至可能不赚钱。

超市要考虑的是,如果留下这批来买反季节蔬菜的客户,让客户在超市购买更多的商品,这样才能盈利。」

秦大伟明白,这是李哲在考验他的能力。

他在供销社待了十多年,对货源和销售门道很熟悉,当下整理了下思路:「李总,我在供销社的时候,除了按计划从国营批发站进货,这几年也试着找过其他渠道。

比如直接跟厂家合作,像咱们常卖的洗衣粉、肥皂、饼干这些,直接找厂家拿货,价格能比从批发站拿便宜不少,还能保证货源稳定。,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还有省级、市级的经销商,他们手里代理着不少品牌,种类比厂家全,要是咱们需要的货量不大,找经销商更方便。

另外各地还有批发市场,国营、集体、个体的摊位都有,新鲜水果、肉类、日用品都能买到,价格也灵活。

最近几年还兴起了物资交流会,每年春天、秋天都有,能跟全国各地的供货商谈合作,签订长期合同,这样货源就更有保障了。」

李哲听得很认真,他知道超市目前最缺的就是货源渠道,秦大伟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人脉,正是他需要的人才:「您说的这些渠道都很实用,咱们超市开业前,正需要把货源这块理顺。」

两人又聊起了超市开业前的准备工作。从货品的种类,品牌、价格;员工的招聘、培训、管理,一直聊到了开业前的宣传和活动.

夕阳西下,外面的装修声渐渐小了,工人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班。

李哲合上笔记本,看着秦大伟:「秦师傅,您的经验和想法都很符合我们超市的需求,我觉得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不知道您什幺时候能来上班?」

秦大伟没想到这幺快就能定下来,激动得手心都有些出汗:「李总,我明天就能来!」

秦大伟从供销社离职后,不敢告诉媳妇,每天都按时出门,又知道去哪,整天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现在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的心里顿时踏实了下来。

「那太好了。」李哲站起身,伸出手,「我聘请您担任超市的代理经理,等开业后要是做得好,再正式任命。」

秦大伟连忙站起来,双手紧紧握住李哲的手:「李总!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信任!」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天假装上班的焦虑和不安,在这一刻终于烟消云散。

两人又聊了几句近期的安排,秦大伟才起身告辞。

走出底商时,他拎着包的手都轻快了不少,脚步也比来时稳了许多。

夕阳的余晖洒在北辰路上,远处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秦大伟擡头看了看天,晚霞染红了半边天,他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满是期待明天,就是新的开始了。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