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朕何时说过弃地了?朕的老师在陕地,孙传庭在陕地,洪承畴也在陕地。榆林兵还没有撤,甘肃、固原、宁夏镇还没有撤。

你们在朝堂夸夸而谈,可知三边士卒在忍饥挨饿?!朕不让他们撤离,难道要让我大明的军队活活饿死吗?!

九边军队除了依靠朝廷拨给粮饷外,多依靠当地百姓供养。如今陕北大灾,朕不撤兵,难道徒留大军与灾民抢粮食吃吗?这岂不是更让陕地百姓难以存活?

饥民作乱尚且可以轻易剿灭,若是边军作乱又奈何?!届时天下大乱,百姓岂不更苦?!」

「百姓困苦,一曰天灾,二曰人祸,乃是朝廷课以重税,酷吏盘剥。如今陕北大灾,朕免其赋税,撤军及官吏,如此百姓不受盘剥,可以专心求活。此举难道不是为了百姓着想吗?

你们以为朕高坐庙堂之上,不识得人间疾苦,可朕真就不知道官吏贪腐成风,豪强劣绅作恶成性吗?

朝廷的赈灾钱粮拨下去能有几成落到灾民的手里?你们谁能够保证朝廷的赈灾粮完完全全送到,不被贪墨吗?南居益你可以保证吗?压上你三族项上人头?马懋才、李遇知你们保证吗?!」

朱由检目光扫过,诸臣莫敢对视,他的语气稍作缓和,说道:「朕也知道,你们看着家乡遭灾,心如刀割,悲痛万分。但朕除却陕西,还有万万生民需要看顾。朝廷的钱粮需要养兵,京师距离辽东数百里,兵锋所指,若是失陷,整个大明都将生灵涂炭。

陕西旱灾,陕北尤其重,关中亦苦。若是让陕北的灾民流入关中,届时关中的数百万百姓如何能活?迁民十万需耗费亿万万钱,朝廷如何拿出这幺多钱?

为了陕西灾民多收其他各省百姓赋税吗?甚至是盘剥陕地百姓,加征赋税用于迁民。如今大明地狭人稠,何处可以接纳数百万灾民?!

你们都怨怼于朕,可是陕西大旱是老天爷引起的,是天灾啊,难道是朕的过错吗?

朕即位以来,避免大兴土木,行轻徭薄赋之策,晓谕官吏勤政爱民,想来是没有大错吧?你们若是想要救济家乡饥民,朕可以允你等归乡,赐予你等官职,率领百姓兴修水利,屯田养民。

你们可以向大户募捐,你们有百人,谁若是决定归乡,朕从内帑私赠尔等每人银百两,粮食千石。」

很多时候把话说开了就好了,该交代的也交代了,他们有他的理由,朱由检有朱由检的理由,大家说的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就像朱由检不忍心指责这群老秦人,他们也找不到充足的理由来指责皇帝。

朱由检忍住自己心中的恐惧,再次踏步向前。拦路的官员缓缓让开一条通道。朱由检从他们之中走过,心里感觉有些毛毛的。王承恩、魏忠贤紧张地跟在皇帝的身后,十几步路显得那幺漫长,终究还是无事发生。

「晴江老弟,你打算怎幺办,真的要回去吗?你坐到这个位置可不容易啊。「南居益有些感叹地询问马懋才说道。

马懋才是兵部给事中,虽然只是七品官,但是位卑权重。并且,为了安慰这个位置的官员,给事中之后升职是直接飞升三品的,所以真的不能把给事中当做一般七品官看,他们是一只脚踏进了堂部级。

马懋才笑了笑说道:「徐光启的《甘薯疏》写得甚好,只是甘薯只在闽浙种过。他说甘薯耐旱,在下打算返乡种甘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