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回家时,那也算衣锦还乡吧?”

“嗯。”

夜凉如水。

夜半,

一柱平安烽火终于按时传来,李逸打个哈欠,“这段时间一直紧绷着,还又天天忙着抢收,累了,你也早点睡,别守着了,得保持好精神,随时有可能要战斗。”

一夜无事。

次日起来,又是个好天气。

李逸又安排人继续出城去帮着征粮回城。

午后,

到了平安烽烟的时间了,

李逸站在城楼,望着东边。

烽烟起。

只是,

不是一柱烟。

一二三,四,

四柱烽烟。

李逸咽动喉咙,感觉脑袋嗡的一下。

四柱烽烟,这是大唐烽燧系统里最高警讯。

出大事了。

“快,立即派十二路侦骑,往介休方向去打探情况。”

“传令,全城戒备,”

“一城二堡三关,最高戒备!”

一道道命令下达,

李逸在城头紧张不安的踱步,相距八十里,快马也得至少一个时辰。

虽然还不知具体情况,可李逸还是迅速的下令戒严,吊桥升起,城门关闭,

一支支游骑派出,在浩州城二十里内游奕警戒。

刘瞻、赵文恪等也看到了四柱烽烟,不过他们并不像李逸那么紧张,直到一个时辰后,

李仲文来了。

李仲文带着几百骑在浩州轻骑开路下赶到了浩州城,

十分狼狈,用丢盔弃甲来形容不为过,事实上,他确实抛弃了盔甲,只为能逃快点。

“发生了什么事?”

李逸赶到城门口,

李仲文上气不接下气,身上还带着数处伤,血染红了衣襟,他苦笑着对李逸道:“说出来荣国公可能不信,我们刚经历了一场溃败,”

“一败涂地!”

“说具体点,到底发生何事?”

“我们原驻扎在介休城南边的介山下索度塬上,因天旱山涧水断,只能往返四十里去汾河取水,人疲马累,攻城器械又迟迟还没完成,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