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请借五万精兵,越过长城,突击汗庭。”
李渊听了有些惊讶,这个时候二郎居然还要进攻。
“陛下,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大唐与突厥几千里边境线,而突厥游牧部族,骑兵来去迅疾,我们想要防住这几千里防线,太难。
倒不如集结精锐,主动突袭敌人汗庭,擒贼擒王,歼其精锐,迫其和议。”
这个提议让李渊都不由心动,
但他很快摇头。
“时间未至,”李渊叹息一声,“太冒险了,这是赌博,而大唐现在还赌不起。”
李渊既没有信心现在突袭汗庭能赢,而且也不愿意让李世民再统兵,输了,大唐承受不起。而赢了,也未必就全是好事。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再让二郎挂帅统兵了。
“二郎觉得李大恩还可信否?”李渊问。
反了一个高开道,李渊对胡大恩也没那么信任了。
“陛下,先前定襄王上奏突厥白灾,牲畜多死,代北的苑君璋境内也发生饥荒,他请求出击,趁机取马邑。
儿臣以为,倒是可以让定襄王李大恩率部出击。”
李渊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试探之法。
若李大恩进攻马邑,那自然是忠于唐的,要是能够趁机拿下马邑,那就更是意外之喜。而如果李大恩故意拖延等,那也就暴露他勾结突厥之心。
他甚至想到,让李大恩率军进攻马邑之际,可以调刘世让进驻代州,名为后援,实为接管雁门重镇,不管李大恩反不反,到时都可以把这重镇掌控在朝廷之手。
“那就让定襄王为马邑道行军总管,以殿内少监独孤晟为副总管,集结兵马,一月后进攻马邑。武州刺史刘世让为行军司马,率部至雁门策应。”
“幽州!”李渊犹豫着。
李世民开口,“儿臣以为庐江王确实不擅军事,眼下高开道叛乱,引突厥犯河北,他不适合再镇守幽州,
不如让武安王移镇幽州,负责征讨高开道叛乱之事。”
李渊相信李逸的能力,但他目光在儿子身上扫过后,犹豫了。
李逸跟二郎走的太近了。
“我再考虑考虑。”
李渊让李世民退下,独自思虑许久,还是拿不定主意。
东宫。
太子中允王珪向太子建成谏议,“臣听闻廷议后陛下单独留下秦王,此事可忧也,若陛下再令秦王统兵征讨河北,对太子大大不利也。
殿下但以地居嫡长,爰践元良。然功绩既无可称,仁声又未遐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