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看不懂,不理解太子在下什么大棋,可不管下什么大棋,也没有把李逸这四万人置之不理,不闻不问的,
这憋的就是一肚子坏水。
在这样的局势下,
让李逸这支孤军去雁门救援,李逸也不敢去啊,那不是明摆着要被围城打援?
出了瓶形关,那就进入了忻定盆地。
沿着滹沱河而下,
这忻定盆地可不小,从瓶形关到忻州石岭关四百余里,看似挺狭长,但实际也有几十里宽。
这样的地形,
特别是如今整个忻定盆地,四十一城,被突厥人占了三十九座的情况下,
李逸过去,很容易被突厥骑兵给伏击、迂回包抄等。
“司空,如今突厥人大举入侵,四处抢掠,百姓陷于水火,咱们不能按兵不动袖手旁观啊,
末将请求,率领一支轻骑出关,在繁畤县附近,寻找突厥外出抢掠的队伍,袭击他们。”苏定方仍然希望主动出击。
李逸一番考虑后,“你们可以率轻骑出击,但不得越过繁畤县西,这边虽然是铁勒思结部占据,但也得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敌人都是骑兵为主,须得提防被包围。”
两将欣然领命,迫不及待便各自前去点兵准备。
李逸站在长城上,他扭头问马周,“宾王兄,你说朝廷为何是这般迟缓的反应?”
马周也有些看不懂,
“也许是路途遥远,情报难以及时传递。又或是太子一时也无良策可破敌,故此也只能是先观察局势,以寻找机会。”
李逸对这样的解释,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说什么山高路远,但我们入山西都一个多月了,情况走飞狐陉到河北,再从恒州过井陉到太原南下蒲州,或是干脆从河北南下到洛阳,再到蒲州,
十天半个月就能送到,再十天半个月也能有消息传来。
为何却一直没有半点动静?
我们送到长安的捷报,天子都早收到了,我家四郎一出生,天子还以我在平形关败高开道之功,封四郎为雁门县男爵。
太子殿下还在关东呢,为何却一直没消息来?”
马周见左右也无他人,悄声道:“听说太子以前一直拉拢司空,可司空都没怎么回应,反而是和秦王走的较近?”
李逸没说话,这事很多有心之人都知道。
马周继续道:“或许正因此,太子对司空的捷报,才故意不理,到现在连个嘉奖也没有。”
“其实这倒不是坏事,若是太子一道军令,让司空立即率军至雁门城,司空又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