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帛收走了,朝廷再怎么用,那也不再是属於他们的钱帛了。
慧达著急的望向慧隱,
但慧隱却面无波澜,急的慧达都顾不得高僧大德形象,开始对著慧隱挤眉弄眼。
他不希望朝廷管的太宽,
不希望白马寺一退再退。
可最终,
慧隱方丈不知是没注意到他的眼色,还是早已决定,仍还是同意了李逸的提议。
於是乎,
白马寺两千余僧,当即就开始考试,
就考四十二章经,
先背诵,要是不能熟练背诵,那第一关就淘汰,哪来哪去,或者直接还俗。
第二关,口释经义,继续淘汰不合格者。
最终是笔试,贴经、墨义,仍还是考四十二章经,这一关,若是不会写字的,也直接淘汰。
最终,留下二百比丘三百沙弥。
李逸全程旁观,
主持考试的是寺中的一眾高僧们。
李逸不管他们怎么考,
但他只拿出了五百张空白度牒,
这些度牒来之前已经盖好了印章,特意为白马寺准备的。
一张不多,一张不少,正好五百张,因此这五百个名额,是包括了方丈慧隱在內的。
考试间隙,
慧隱去更衣,
慧达、慧始赶紧跟著过去。
一离开李逸,两人便都迫不及待的劝说慧隱。
“白马寺经歷隋乱,好不容易才又兴盛,怎么能因李逸一句话,就这般退让呢!”慧达急道。
慧隱步伐很稳,神色平静。
“你们难道就忘记了隋乱之时,王世充占据中原,当时是如何对我佛门的?”
王世充初奉越王杨侗为主,在他未篡位前,对佛门还是比较客气的,尤其是对就在洛阳城外的祖庭白马寺。
甚至还是寺里的大施主。
可是后来王世充篡位,內忧外患,洛阳更是长期饥荒缺粮,王世充对於白马寺、少林寺等辖下诸寺,也不再客气了。
纵容手下官吏將士侵夺寺庙田產,
向寺庙逼捐、强借钱粮,
到了后来,公然抢掠寺庙,甚至强征僧人为兵,熔佛铸钱。
面对著王世充的种种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