稂道:「新帝下达的新政已实行有三月了,关中各县都施行得很好,你看看如今识字的人有多少?」
范增瞅了他眼,道:「嗯,人们拥戴新帝,自然也会拥戴新帝的政令。」
稂道:「我们的皇帝常言人要自爱,再去爱他人,而后爱天下人,读书识字是为了强大自身,强大自身这也是爱自己。「
范增冷哼道:「呵呵,你们的皇帝不喜荀子,爱读墨子。」
「老先生,你又错了!」
稂的语调又高了几分。
范增烦了,一黏着须,道:「你怎还不去教书,烦死老朽矣。」
稂去教书了,范增的四周又安静了下来,只有潼关的城门口,偶有话语声传来。
直到阳光照在了整座潼关城,坐在城墙外的范增听到了朗朗读书声。
即便是在稂或者是别人面前表现再轻松,身居关中的范增还是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
当年的范增一直以为秦与当初六国没区别,只有亲自来过之后,范增才知道为什幺人们会如此爱戴这位皇帝了。
听着城内的朗朗读书声,就连路过的商贩都停下了吆喝,安静地坐在一旁,只等客人来买吃食。
大抵只有周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他范增自己与这个温暖关中相差太大。
老了,都快不认识这个世间了,这里的世俗观念也与范增以前所认知的不一样。
渭南的另一头。
敬业县,章邯还在与叔孙通为建设酿造酱油的作坊用地发愁,豆子需要晾晒就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晾晒豆子,这一晒就要从初秋一直晒到秋后。
各县已将他们的第一批豆子收来了,县里很快就堆满了豆子,豆子一多又不知该如何处置了。
正当众人为此烦恼的时候。
小公子让人将豆子晒在各家的屋顶,并在原本坑洼的地面上铺上麻布袋子。
稂又道:「小公子,各县还有不少豆子会送来,眼前这些安排好了,后续又该如何安置?」
「不安置。」礼道:「我们只收晒好的豆子,不收那些不晒的豆子,用他们的地给我们晒豆子。」
稂问道:「若各家又要加价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