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礼道:「今年的豆子大丰收,各县多半是连他们的库房都放不下这幺多的豆子,豆子的价格只会低不会高,至于我们给他们交出去的田赋,可以用我们收来的豆子抵扣,一来一回我们还是有富余的。「

章邯远远看着小公子,低声道:「这小公子与新帝真是越来越像了。」

叔孙通道:「小公子自小就足智多谋。」

罢,叔孙通上下打量章邯,似乎在嫌弃。

眼前的问题解决之后,礼便让人在县的路口搭建了一个台子,用于收豆子所用。

忙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撒满了整片关中,火红色的夕阳光照在礼的脸上。

礼正在拿着一张纸。

叔孙通问道:「大公子在信中是如何说的?」

礼将书信递给老夫子,解释道:「兄长从长城的最东端走到了乌鞘岭,他说还要去河西走廊看看,看看大秦最西端的马鬃山。」

叔孙通低声道:「这长城有多长啊,让这孩子走了一年。「

礼望着北方道:「这万里长城,礼也去走一遭。」

从小公子身上表现出来的生命力,让叔孙通尤为羡慕,这就是少年气,一种别人能做到,他也一定能做到的勇气。

这位小公子心中还是很仰慕他的兄长。

因大公子衡能领着数百人就与章敬冲入东胡的王廷,杀得东胡匈奴人片甲不留。

礼道:「好男儿,就要登万里长城,北望匈奴,戍守边疆,保卫家国。」

听着小公子的话,叔孙通沉默了,这一次沉默了许久,孩子们一年比一年年长了,也一年比一年懂事了。

随着他们长大了,叔孙通是真的感受到自己正在一年年的老去。

夜里,礼对叔孙通道:「潼关的伏生老先生收弟子了。」

伏生是当初与叔孙通一起入秦的博士,这些年一直留在潼关城修书为己任,如今发往各地的诸子书籍,多数都是经过伏生老先生修撰的。

「收谁当弟子了?」

「是我的好友,晁错。」

叔孙通摇头道:「没听说过此,有何建树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