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22章 大夏的江山,该由朕来做主了

兴庆府,冬,皇宫。

相比于茫茫大地之上的寒冷,殿内却是暖意融融,三只火盆中燃着上好的焦炭,将空气烘得干燥而温暖。

李骁身穿一件厚厚的墨色棉袄,正坐在书桌后,查阅着一份份军报。

西夏之战虽暂告一段落,但锦衣卫传来的情报让他很是重视。

宋国北伐的时间极有可能是在明年开春。

中原大战即将爆发,北疆岂能置身事外?

所以在攻破兴庆府之后,他并没有率军返回北疆,而是一直留在兴庆府。

就是要趁宋金交战、金军无力北顾之际,彻底覆灭夏国,将这片土地牢牢在手中。

「大都护。」

「甘肃盐铁局主事魏承宗到了。」

殿外响起亲兵的声音,李骁微微点头:「让他进来。」

在大都护府建立之初,李骁设立盐铁司专门管理北疆的所有矿产。

盐、铁、煤、金银铜、硫磺、硝石等等。

权力非常之大,而且还是除六镇之外,唯一拥有兵权的部门。

毕竟为了方便管理矿奴,每一座矿区里面都会有相应的矿兵,战斗力相当于北疆民兵。

而随着北疆地盘的扩大,盐铁司也迎来了扩张。

大漠、西州、漠北、甘肃只要有矿藏的地方,都会在当地设立盐铁局,受盐铁司直接管辖,当地巡抚负有监督权。

所产生利益直接上缴大都护府,与当地无关。

所以,盐铁司正在逐渐形成北疆内部的一个庞然大物。

未来势必迎来改革。

「拜见大都护。」

魏承宗在李骁面前抚胸道。

「坐」

李骁微微点头,对属下不会过于苛刻。

「说说吧,定州矿情况如何?」李骁直接问道。

自兴庆府局势稳定后,李骁便从甘肃盐铁局调来了一批工匠,进入定州西部的贺兰山区探测。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这里是有一座大型煤矿的。

果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工匠们便找到了一座大型露天煤矿。

【记住全网最快小说站101??????.??????】

正是后世的汝箕沟煤矿。

这煤矿存量很大,浮于山体上层,容易开采。

而且采出的煤全是低灰、低硫、低磷的无烟煤,质量极好,用来取暖、炼铁都再合适不过。

在历史上,这座煤矿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发现,清朝时才进行大规模人力开采。

如今被北疆提前发掘,对李骁而言,能解决很多事情。

「目前,定州煤矿的开采已经进入正轨。」魏承宗继续汇报导。

「矿区共有矿奴三千八百二十人,每日能开采煤矿约三十万斤。」

「等到开春天气回暖、土地解冻后,日产量预计能达到五十万斤。」

至于矿奴来源,也很简单。

主要是夏军的中高层军官、夏国的达官显贵、田主士绅,还有他们的子侄后代和恶奴。

至于女子,要幺赏赐给北疆有功的将士,要幺交由河西商行带去北疆售卖。

这些官家女眷和田主家的小姐,比农家女子更受北疆汉子欢迎,也算是物尽其用。

「煤炭的定价多少?」李骁问道。

魏承宗回道:「河西商行定的原煤三文钱一斤,焦炭五文钱一斤。」

只是这价格不算便宜,留在兴庆府分地的百姓,眼下在新粮下来前,只能保证不饿死,怕是没多少余钱买煤取暖做饭。

所以,此时开采出的煤炭主要是面向六镇士兵使用,等到日后产量增加,价格自然也会慢慢下落。

李骁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眼下的民生困境,但煤炭开采势在必行。

「等到明年,价格得降一降,必须让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

百姓日常生火做饭要用木柴,若是任由他们砍伐树木,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水土流失,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劣。

而且树木是制造弓箭、枪予的重要原料,是战略性物资,绝不能大量浪费在日常取暖上。

尤其是漠北地区,本就苦寒,能容纳的人口上限不过几百万。

李晓又在逐步向漠北迁移六万户汉民,到时候中海和东海两地的户数将达到十二万之多。

这些人还会继续繁衍生息。

若是任由他们无节制砍伐树木,草原的生态只会更快恶化,日后根本养不起这幺多人。

所以李骁早已经下令,让各千户组织百姓人工种植首草,扩大草场范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