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按捺不住心头的雀跃,却没有一人擅自开口或离岗,只是训练的动作愈发标准有力。
负责带队的教官见状,低声喝道:「专心训练。」
「拿出真本事,才不辜负大王的期待!」
学生们齐声应和,训练场上的呼喝声陡然提高了几分。
李骁身边,赵烈指着训练场介绍道:「大王,这些科目都是按您当年制定的大纲推进。」
「晨练热身,上午学战术沙盘与文化课,午后练骑射、体能与火炮运用,傍晚教野外生存与急救。」
「就像您说的,要让他们既会打仗,又懂谋略,还能识字断文,才算合格的大秦军人。」
李骁目光扫过训练场,见学生们的精气神十足,嘴角露出一丝赞许:「不错,没有荒废时日。
1
这时,赵烈从身后教官手中接过一份折叠整齐的成绩单,双手递上:「这是第一期三百四十六名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单。」
「除了此前的实战剿匪,还包含骑射、战术、文化课等科目的成绩,全程由李百户等武卫军监督,确保公正。」
李骁接过成绩单,目光落在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
「陈牧之,骑射科目「优」、战术推演「优」、文化课「优」、实战考核「甲等」。」
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
紧随其后的是穆英、张哈图、刘大毛、冯虎、萧谋恩,也都是学生军中的依者。
他指著名单满意的点头:「都是我大秦的好儿郎。」
「骑射过硬、战术不弱,还能识文断字,比当年的咱们可强多了。」
「你们能培养出这些优秀的学生,也同样辛苦了。」
赵烈连忙道:「都是大王教导有方,学堂的每一条规矩、每一门科目,都是您亲自定的,属下们不敢懈怠。」
谁说『黑面神」冷血无情?在李骁面前也颇懂人情世故,好话一套套的。
「紧急集合!」
片刻后,赵烈高声下令。
训练场立马响起了紧急集合号,学生兵们闻声而动,迅速放下手中的训练项目,朝着广场方向奔去。
「踏踏踏踏~」
不过短短片刻的功夫,三百多名学生已列成十个整齐的方阵,横平竖直,鸦雀无声,只有衣服摩擦的细微声响,展现出极强的纪律性。
广场上空,金色的日月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下的李骁画像栩栩如生。
而画像前,李骁身着暗金龙纹甲胃,亲自站定,阳光洒在甲胃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周身的威严气势让整个广场都安静了几分。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从陈牧之坚毅的眼神,到穆英挺直的脊梁,再到后排少年们略带紧张激动的神情。
最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儿郎们,三年了,本王又来看你们了。」
李骁建立金州武备学堂,从不是甩手掌柜,此前只要身在金州,他常会抽时间来学堂巡视。
有时会亲自示范马刀劈砍的技巧,有时会坐在沙盘旁与学生们推演战术,甚至会和孩子们一起啃囊喝稀粥。
陈牧之这批学生,几乎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只是东征三年,岁月匆匆,当年满脸稚气的孩童,如今已长成挺拔的少年,连他自己都有些认不全了。
「还记得三年前,本王最后一次来学堂,陈牧之你还因为个子矮,被穆英从马背上挑了下来,扬言一定要报仇,超过穆英。」
李骁突然看向第一排的陈牧之,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如今本王东征三年,你也变的更强壮,更高大了。」
「还能带队剿灭马匪,还成了考核第一,好样的。」
陈牧之脸颊一红,下意识地挺直腰板,眼中却满是感动,大王竟还记得自己当年的事。
李骁的目光又看向了另一边:「还有你,穆英——」
李骁见到说了一些学生当年的事情,瞬间让学生们的记忆拉回到了三年前,乃至更早的时候。
看向李骁的目光,变得更加亲切、激动。
不过很快,李骁的语气渐渐郑重:「此次实战考核,你们没让本王失望。」
「三百多人,剿灭两股马匪,零伤亡,这不仅是大秦教育的成功,你们努力得来的成果。」
「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普通的少年,是大秦的未来,是华夏的脊梁。」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无论你们出身如何,从你们踏入这营地的那天起,你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是北疆的勇士,是大秦的军人!」
「将来,你们或许会去草原上抵御外敌,或许会去关中守护百姓,或许会成为官吏,带领秦国的百姓耕牧。」
「但无论你们在哪里,都要记住『华夏』二字。」
「这片土地,是炎黄子孙的根,是咱们祖辈守了几千年的家。」
「本王希望有一天,你们能跟着本王,让『大秦』」的旗帜插遍日月所照之地,让『华夏」的名号,让四方蛮夷再也不敢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