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学生们齐声大喊:
「忠于大秦!忠于大王!」
声音震彻山谷。
金刀站在李骁身边,也跟着举起小拳头,眼中满是坚定。
明年,他也要成为这里的一员,像这些哥哥们一样,为大秦而战。
李骁满意地点头,继续说道:「本王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肯拼、肯学、肯为大秦出力,本王绝不会亏待你们。」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无论你是将军的孩子,还是牧民的孩子,都得凭着本事挣前程。」
「将来你们中,定会有人成为将军,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栋梁,本王等着你们建功立业的好消息李骁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学生们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热。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郑重:「而现在,本王要给你们一份更实在的奖赏,赐予你们一个新的番号。」
「此番号为「骁骑营」!」
李骁的声音掷地有声:「骁骑营,取『骁勇善战、骑兵先锋』之意。」
「从今往后,你们便是大秦骁骑营的第一批将士!」
与此同时,两名武卫军士兵扛着一面战旗和一副战甲走了上来。
战旗并非七镇秦军常见的任何一种颜色,而是深邃的黑色,中央绣着白色的日月图案,边缘缀着银色流苏。
在风中展开时,竟透着一股凌厉的杀气。
另一人则捧着一套布面甲,同样是玄黑底色,申片边缘刻着细密的云纹,胸口位置同样有日月标识,比学生们此前穿的训练甲胃更显精致,也更具威力。
学生们瞬间沸腾了,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喜。
他们本以为考核结束后只是毕业分配,没想到大王竟直接为他们设立新番号,还赐予专属战旗与甲胃。
陈牧之紧紧着拳头,指节发白,心中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骁骑营?」
赵烈等人眼中更是闪过一丝惊讶,他们原以为只是给学生们分配番号,没想到大王竟要组建一支全新的部队。
而李书荣却了解更多的内幕,对着众人小声说道:「按照大王的意思,骁骑营的骨干,由金州武备学堂第一期三百四十六名学生,与大漠武备学堂第一期二百四十五名学生共同组成。」
「此外,大王还会从民间征召五百余名十六至十八岁的良家少年,再从武卫军中抽调五十名精锐担任基层军官与教官。」
「奏齐一千两百人,正式组建骁骑营!」
骁骑营仿照六镇制度,只是在名字上进行了更改,目前暂定组建六个百户,其中四个骑兵百户为核心,另外增设炮兵百户、神臂弩百户,辅以工兵队、后勤队、通讯队。
既能打正面冲锋,也能应对工事攻防、后勤保障等复杂情况的全能型精锐,更是一支不同于六镇,完全脱产的职业化军队。
他走到那套玄黑甲胃前,伸手抚摸甲片,语气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你们这批学生,是骁骑营的根。」
「武卫军的老兵负责带你们熟悉战场,民间征召的少年则由你们来带。」
「把你们在学堂里学的骑射、战术、纪律,都教给他们,让骁骑营成为一支真正拧成一股绳的铁军。」
他看着眼前这群激动的少年,眼中满是深意:「本王对骁骑营的期望,不止于打几场胜仗、消灭多少敌人。」
「你们要记住,你们不仅是战士,更是大秦军队的『种子」。」
「将来,你们中会或许有人成为骁骑营的都尉、百户,甚至更高的将领。」
「会有人去其他部队担任教官,把骁骑营的作风、战术传遍整个北疆军;会有人带着从这里学到的东西,去守护大秦的每一寸土地。」
「你们的肩膀上,扛着的不仅是骁骑营的战旗,更是大秦的未来。」
李骁提高声音,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本王希望,十年后、二十年后,当有人提起大秦最精锐的部队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你们一一骁骑营!」
「想到你们曾从这武备学堂出发,带着对大秦的忠诚,带着对华夏的守护,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誓死效忠大王!誓死守护大秦!」
学生们激动的齐声大喊,声音震得广场上的战旗猎猎作响。
他们纷纷举起右手,对着李骁与日月战旗庄严宣誓,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坚定。
骁骑营,在李骁心中还有另一个名字一—「教导营」。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支部队只当作普通的作战单位。
以学生军为骨干,是因为他们接受过系统教育,可塑性强,能完美执行他制定的战术与纪律。
吸收民间良家少年,是为了扩大兵源基础,让更多北疆子弟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而抽调武卫军精锐心腹,则是为了弥补学生军实战经验的不足,形成「老兵带新兵、骨干传经验」的良性循环。
此刻的骁骑营,不过是一颗种子。
李骁的计划里,等这批学生军在战场上历经淬链,真正成长为合格的军官。
等后续武备学堂的学生陆续毕业,补充进队伍;这支「教导营」便会像大树般生根发芽。
先从一千两百人的千户扩编为五千人的万户,再成长为万人规模的镇,最终成为大秦军队的核心力量,扛起守护华夏、开拓疆域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