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390章 东线烽火将起,将道门发扬光大

龙门山深处的龙门观外,一片田地正泛着新绿。

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挽着裤腿,脚踩泥土,手持锄头在田间劳作。

他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脸上布满皱纹却透着一股平和,正是隐居在此的长春真人丘处机。

他身着粗布短衫,与寻常老农别无二致,锄头起落间,动作娴熟,田埂间的杂草被一一清除。

「师父,我们回来了。」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从田垄间传来,两名身着青色道袍的年轻道士提着布囊,快步走向田间,正是丘处机的弟子尹志平与李志常。

丘处机停下锄头,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向两人:「今日去集市,可有什幺新鲜事?」

尹志平放下布囊,轻声地说道:「师父,可了不得。」

「集市上都在传,秦军西征大胜了。」

「不仅彻底灭了辽国,还攻破了古尔王国、西喀喇汗国,连万里之外的德里苏丹国、花刺子模国也被秦军打下来了。」

「这些小国,咱们之前都没听说过呢,直接被灭了国。」

李志常也跟着点头,语气中满是惊叹:「百姓们都说,秦军的战斗力简直神了。」

「火炮一响,城墙就塌,骑兵冲锋起来,敌人根本挡不住。」

「那些西域国家的军队,在秦军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没几个回合就败了。」

「如今整个西域,都已经成秦国的地盘了。」

「对对对,还有说书人说的很夸张,叫做秦军出征,寸草不生——」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从集市上听来的消息悉数告知,言语间难掩对秦军战斗力的震惊与对秦国强大的惊叹。

丘处机听完,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拿起田边的葫芦喝了一口,语气带着几分悠远。

「秦国崛起,固然是大势所趋,可这一路征战,不知多少生灵涂炭。」

「正所谓'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法讲究贵生乐生,生命乃是道」赋予的最宝贵礼物,现世的幸福、百姓的安康,比疆域的扩张更重要啊。」

尹志平与李志常闻言,脸上的情绪渐渐褪去,低下头道:「师父教诲的是,弟子明白了。」

丘处机摆了摆手,温和地说:「也不是你们的错,只是世人多看重功业,却忘了征战背后的疾苦。」

「好了,别站着了,把带回的油盐酱醋归置好,志平去挑两桶水,志常把晒着的草药翻一翻,做完活计,咱们中午煮些粥吃。」

「是,师父。」两人应声,连忙分头忙活起来。

丘处机重新拿起锄头,目光扫过远处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

在秦国占领陇县之前,龙门观在山下本有不少私田,都是达官贵人为祈福或求指点所赠。

丘处机本来不想要,但想到大量穷苦灾民,也就无奈收下了。

那时关中百姓贫苦,灾民遍地,丘处机便将这些田地交给穷困百姓耕种。

收来的租子大多用来赈济灾民,自己则与弟子们粗茶淡饭度日。

后来关中之战爆发,秦军占领陇县,推行「田亩归公」政策,所有私田尽数收归国有,再按人口分给百姓耕种。

有不服者,便被冠以「金军奸细」的罪名,要幺处死,要幺送去矿区改造。

简直强势霸道到了极点,但也符合王朝初创时期,混乱中带有欣欣向荣的秩序感。

起初丘处机还担心百姓日子会更苦,可没想到,秦军收税后,只征收两成田租与两成税收,再无其他苛捐杂税。

百姓只要肯劳作,便能自给自足,灾民竟渐渐少了。

见状,丘处机便主动将龙门观的私田也交了出去,只留下后山这几十亩地,由自己与弟子们耕种,同样缴税缴租,足够维持生计便好。

秦国的政策,对他们这些真正潜心修行、自食其力的道士影响不大。

可对那些坐拥千亩良田、靠信徒供奉过着奢靡生活的和尚们,却是灭顶之灾。

寺庙的田亩被收公,和尚们没了租子来源,又不愿下地劳作,日子一落千丈,不少寺庙都迅速荒废了。

想到这里,丘处机轻轻摇了摇头,不再多想,专心打理田地。

山间清风拂过,带着草木的清香,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平和。

可这份宁静,却在临近正午时被打破。

一名负责在前殿接待香客的弟子匆匆跑过来,语气急促:「师父,山下——山下来了一支秦国军队。」

「看旗帜,像是陇县守备团的人,说是要见您。」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