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看来,只有彻底消化掉这本《飞升之书》,才能真正拥有踏入那片领域的资格。”苏曜心中明悟。

他转向身旁的眾將,朗声道:“罗马已下,大局初定。然百废待兴,后续安抚、建制之事,千头万绪,还需诸位爱卿鼎力相助。”

“臣等万死不辞!”吕布、关羽等人齐声应道,声震寰宇。

罗马城的陷落几乎是转瞬之间的事情。

卡匹托尔山巔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瞒不住人。那震撼天地的金色光柱与隨之而来的能量风暴,让整个罗马城都目睹了这神跡降临的一幕。

压抑在城市上空数月之久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在那刺目的阳光下,这座被污染的“永恆之城”也终於迎来了新生。

城內的抵抗意志,隨著那象徵性的邪异核心被摧毁以及阳光的重现,彻底土崩瓦解。残存的罗马守军和市民,原本被黑袍使徒的邪术蛊惑或恐惧所驱使,此刻亲眼见证了他们所依赖的“神佑”被东方皇帝以更强大的力量粉碎,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敬畏和臣服。

当苏曜在吕布、关羽等猛將的簇拥下,走出已成废墟的神庙区域时,所到之处,倖存的罗马士兵纷纷放下武器,跪伏在地,不敢仰视。市民们则躲在残破的窗后或街角,用充满恐惧与好奇的目光,偷偷打量著这位如同神话中走出的征服者。

“传朕旨意,”苏曜的声音平静却传遍四方,“罗马已归大汉,作恶之首魁已诛。即刻起,放下兵器者免死,扰民劫掠者立斩。大汉天子,仁德播於四海,顺者昌,逆者亡!”

苏曜的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零星的战斗很快平息,那些倖存的元老和守军將领们最终还是放弃了抵抗,战战兢兢地走出藏身之处,向汉军无条件投降。

开元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永恆之城罗马,併入汉土。

接下来的数日,苏曜坐镇原罗马皇宫(现已改为临时行宫),处理著征服一座千年帝都所带来的千头万绪的事务。周瑜、贾詡等人展现出卓越的行政才能,迅速搭建起临时治理架构,安抚元老贵族,稳定民心,並开始將罗马纳入大汉的统治体系。

期间,苏曜也正式接见了以残余元老院议员为首的罗马投降贵族。面对这位气息渊深如海、目光仿佛能洞彻灵魂的天皇陛下,这些昔日的统治者战战兢兢,宣誓效忠。苏曜恩威並施,保留了部分贵族的部分特权,但將其置於汉官监管之下,同时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恢復生產、稳定社会的政令。

与此同时,罗马陷落、邪魔被诛、东方皇帝展现无上神威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义大利半岛,並向著更遥远的欧洲、北非各地扩散。仍在抵抗的罗马残余势力闻讯,士气彻底崩溃,或望风归降,或作鸟兽散。关羽军团在北非、曹操军团在巴尔干半岛的推进骤然加速,抵抗变得微乎其微。

帝国的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巩固和扩张。

这一日,苏曜正在审阅来自各方战报和政务匯报,心中忽有所感。他屏退左右,独自来到行宫高处露台,仰望著繁星点点的夜空。手中的《飞升之书》散发著温润的光辉,这段时间的参悟,让他对自身力量和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

但越是学习研究,他越发觉得自己之前的浅薄,也对自己力量体系来源產生了浓烈的兴趣。

不止是杀戮的掠夺,信仰的力量同样能够转化。甚至在某些层面更为精纯和庞大。

罗马城中,那些原本献给朱庇特、马尔斯等神祇的信仰之力,在旧神像崩塌、新秩序確立的过程中,如同无主的江河,开始隱隱向著苏曜——这位展现神跡、终结黑暗的征服者匯聚。

苏曜闭上双眼,细细体会著这种全新的力量感知。它不同於战场杀伐带来的经验值那般直接暴烈,而是一种更为温和、却绵绵不绝的涓流,源自於敬畏、感激、崇拜乃至恐惧等复杂情绪,滋养著他的灵魂与位格。

他意识到,这正是他迈向更高层次不可或缺的资粮。也是那位世界监管者为何如此忌惮他,甚至不惜动用“时空之锚”这等手段也要將他清除的根本原因!

因为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他之前的征战,更多是依靠系统赋予的“杀戮”机制,以战养战,快速提升。这种方式固然迅猛,却也带有强烈的“外来者”印记,容易被此方世界的规则所排斥和针对。而“信仰之力”,或者说“愿力”、“气运”,则是根植於世界本身、源於亿万生灵內心最本源的力量,是构筑世界规则、支撑神祇位格的根本!

那位“监管者”,其力量源泉,恐怕正是建立在对这个世界漫长岁月中积累的信仰和气运的掌控之上。而苏曜的出现,不仅以武力挑战其秩序,更在无形中开始分流、甚至夺取本应属於“监管者”的信仰根基!尤其是在他开始西征后,政教合一,暗中默许诸多宗教奉其为圣主,可谓是断了祂的香火,夺了祂的气运!

本著敌人越不想让他做什么,他就越要做的原则,苏曜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