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我就是这个意思。」张纯说。

麻晓娇想了想说:「宋朝的造船技术,没比明朝差多少,明朝能搞出来宝船,宋朝也应该能搞出来才对,嗯据我所知,南方已有两千料的客舟,该船以全木巨枋叠而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全船分三舱,中舱又分四室。能制作出两千料的船,就能制作出两万料的宝船,只要找到合适的龙骨即可。而只要有宝船,就能像郑和下西洋一样,派船队去探索南亚,甚至是更远的区域。」

叶诗韵补充道:「下西洋需要建造船只、组织人手、筹备物资等,开支庞大,以建造宝船为例,为了完成远航,需要建造大量坚固且规模庞大的船只,如郑和宝船,据史料记载,其最大的长约148米、宽约60米,这样的巨船建造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木材、铁钉、桐油等各种材料以及众多熟练工匠,花费巨大,最终导致朝廷烧掉宝船的图纸,大搞禁海。」

顿了顿,叶诗韵又说:「所以,单纯为了下西洋而下西洋,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也难以推动造船业的发展。」

张纯问:「有没有什幺办法,既能推动造船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有,除了开海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以外,也可以从内河运输为主转向重视海运,这样就有理由发展海船和培养航海人才了。」叶诗韵说。

这些年来,赵侯一直在开海,也就是设立海上贸易的管理机构、制定贸易政策、鼓励海商走出去与各个地区的商人贸易、欢迎全世界的商人来赵宋王朝进行贸易,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据说,南方的各大港口已经有不少大食商人、印度商人在出没了,关键,朝廷在海上贸易这块的收入已经翻了好几倍。

所以,这块虽然还得加强,但不用急于一时,张纯只问:「海运比内河运输的优势在哪?」

叶诗韵张嘴就来:

「海船体积大、承载能力强,能搭载大量货物。像福船,可载重数千石甚至上万石,

而内河船只一般载重较小,以咱们大宋现在所常用的纲船为例,其运力最多只有五百石,

难以满足大规模物资运输需求。」

「海运线路更直接,受地理限制小。咱们大宋的内河运输主要依赖运河、长江等水系,路线固定且曲折。而海运可根据风向和洋流选择更便捷的航线,能直接连接沿海重要港口,减少中转环节,提高运输效率。」

「虽然海运初期造船和维护成本高,但长远来看,大规模运输时单位货物运输成本低。内河运输因需众多人力拉纤、疏浚河道等,综合成本要高出不少。」

「海运还能拓展贸易范围至海外各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阿拉伯等地都有丰富的商品和贸易需求。内河运输局限于国内水系沿线,而海运可使咱们大宋与海外建立直接贸易联系,促进经济繁荣。」

「最重要的是,只要发展海运,官家就有借口发展海船,假以时日,就可以开启大航海时代,去寻找新大陆了。」

袁倾城则说:「美州有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还有番茄、辣椒等蔬菜,只要能把这些东西找回来,就不亏。」

麻晓娇也说:「还有橡胶,只要把橡胶树移植到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咱们大宋就不缺制作轮胎的原材料了,科技方面也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李琳总结道:「这幺说,是得让官家大力发展造船业,开启大航海时代了。」

张纯补充道:「除了给官家灌输这些,还要给官家灌输,取消对皇子的限制,不能让他听大臣的把咱们的孩子当成猪来养,要从小就培养他们,十多岁就放他们出去历练,等到时机成熟,就把他们分封出去。」

四女都点头,表示认可张纯所说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