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袁倾城有些不解,她直截了当地问:「这种事,你一个人跟官家说即可,为什幺找我们?

张纯摇摇头:「你们太小看此事的难度了,之前爆发过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等等,本朝的大臣一直在防着此事,所以,咱们得齐上阵游说赵侯,让他下定决心解开咱们儿子的封印,如果咱们五个一齐出动,都拿不下官家,就找其她有儿子的妃嫔,来一块游说官家,总之,无论如何,咱们都得做成此事。」

经过这三四年的锻链,张纯已经成熟多了。

她很清楚,这件事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绝对困难重重。

别的先不说,历史上的北宋,连大一统都没有完成,南宋更是偏安一隅,这固然有宋朝的敌人辽、夏、金、蒙古都很强的原因,其内部又何尝没有极大的保守、肘势力存在?就这样的王朝,你让他们出军去征服全世界,阻力得有多大?

这幺说吧,明、清两朝好岁都是大一统王朝,但后来却不约而同的都实施了海禁。

先说明朝。

明朝以农为本,统治者认为商业活动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而海外贸易会使民众追逐利益,影响农业生产,因此通过海禁来限制商业发展。

还有,明朝统治者秉持传统的夷夏观念,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过多贸易往来,海禁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观念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

再说清朝。

清朝统治者担心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引发反清思想,威胁统治秩序。海禁可以减少中外交流,降低这种风险。

还有,清朝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统治者认为国内物资丰富,无需依赖海外贸易,海禁政策符合这种经济形态下的统治需求。

如今,比明清还早个几百年,封建势力肯定要比明清更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彻底放开海禁都很困难,就更别提不断对外发动战争了。

所以,这是一盘大棋,而且是一盘得经营许久的大棋,现在就得开始着手布局了,不然,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而这第一步就是说服赵侯,并且让赵侯坚定不移地往这条路上走。

这并不容易,因为赵侯只要完成了大一统,他就是赵宋王朝仅次于赵匡胤的皇帝,在中国有作为的皇帝中就可以名列前茅了,他其实没必要这幺折腾。

毕竟,赵侯要是走出这一步,很可能就不是有作为了,而是好大喜功了。

而且,在往这条路上努力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无数的阻力,这阻力很可能会大到土大夫阶层、大多数官员、后族、太子党等等封建势力全都阻止他们的地步,搞不好这些封建势力甚至会联合起来推翻赵侯的统治。

不过,向来都是,危机与机遇并存。

有反对的,肯定也有支持的。

只要张纯干出一些声势,除了郑显肃,凡是赵侯的妃嫔,包括她们背后的势力,都会支持张纯。

那样一来,张纯就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势力,到那时,她就可以搅动风云,甚至可以跟郑显肃分庭抗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