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还是赵稳健,不想将赵宋王朝拖入战争的深渊,想要徐徐而图之,不然的话,赵侯就是一口气将燕云十六州全都收复了,顺手再将平滦营也给攻占了,完成大一统,都是有可能的。
毫无疑问,赵侯就是赵宋王朝武功最高的皇帝,也是赵宋王朝最有可能成为比肩汉武唐宗,甚至超越他们的千古一帝。
这也就不怪赵侯现在的威望如日中天,直逼云霄,朝野上下,无不敬仰其英勇圣明,
颂扬其武功赫赫,甚至就连百姓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也全都是赵侯如何调兵遣将、任贤用能,如何运筹帷,决胜千里。
这样的赵侯,自然可以无视李干顺的不服,尤其是在李干顺已经败北绝对不可能再翻身的情况下。
所以,赵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地看了一会热闹,就压了压手。
雯那间,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赵侯看向一言不发似乎是懒得跟一众大臣争辩辱没了他君主的身份、又似乎是在等死的李干顺,很随意地说:「朕改主意了,以你李氏诸恶,若加斧钺之刑,实乃纵恶。
嗯—-应将你李氏一门尽行幽禁,直至族中无人方止。既赎其罪,亦彰天威,以做效尤。」
死很容易,哪怕是极刑,也不过是几日的痛苦,随后便是永恒的解脱。
而幽禁却是一种漫长而残酷的折磨,它剥夺了人的自由,让人在无尽的等待与绝望中耗尽生命,尤其是对曾经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的李干顺以及西夏李氏而言。这种从云端跌落至尘埃,被囚禁于暗无天日的牢室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着自己死亡和家族血脉的消逝,无疑是一种比死亡更加残忍的惩罚。
有些大臣于心不忍,想求赵侯给李干顺和西夏李氏一个痛快,可他们想到西夏李氏的所作所为,也能明白赵为什幺会让西夏李氏生不如死。
另有一些大臣则觉得,赵候竟然不将李干顺和西夏李氏全都千刀万剐,还要花钱一直养着他们,也太过仁慈、太过宽厚了。
可不论是觉得赵太残忍的,还是觉得赵候太宽厚的,都没有在这件小事上站出来跟赵候唱反调。
如今赵宋王朝已经彻底占领了西夏,而且赵宋王朝已经用雷霆甚至是用很冷血的手段将西夏的达官贵胃、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豪商巨贾几乎全都给消灭了,并且将西夏的奴隶全都给解放了,这使得西夏李氏已经没有了统治的基础,哪怕就是让他们再逃回西夏,
他们也翻不起来太大的风浪。
所以,李干顺和西夏李氏,现在是生是死,已经不重要了。
当然,这只是对于赵宋王朝的大臣来说。